他才相信耳朵沒有聽錯。他站在堂口之下,心緒煩亂。心想: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難道真把我放了?難道他姓林的就這麼便宜了我?簡直是不可想象啊!
這時,林則徐和二堂內所有的人,都把眼盯在刺客身上,看他如何行動。只見他步也不邁,站在那兒呆若木雞。此時,又聽林大人說:“刺客,你還愣著幹什麼?趕快走吧!今後為人處事,要格外謹慎,切勿再吃虧上當了。”刺客一聽,心裡翻了個個兒:這位林大人的心腸不錯呀!不像他們說的那樣又狠又毒,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難道我就這樣走了嗎?回去如何交待?別看林大人把我饒了,那幫傢伙對我可不會善罷甘休!我就這樣回去了,不但對不起林大人,到他們跟前也不能得好!嘿,這刺客良心發現了。只見他兩眼之中,閃著淚花,轉身跪倒在地,高聲說道:“小人該死,小人該死!我求求大人,快把我殺了吧!留下我也是人間禍害。我枉披人皮,我枉披人皮!”說一句,打自己一個嘴巴,連嘴都打破了。
林則徐一看,心中歡喜,說道:“不要打了,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道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嘛。只要你痛改前非,好好做人,還是大有可為的呀!”刺客一聽,心裡好像開啟一扇窗戶,又叩頭說:“小人誤信讒言,貪利忘義,以致做出該死的事來。我以為落到大人手中,準死無疑,這才在大人面前耍蠻撒野。今蒙大人如此恩待,即使我是鐵石心腸,也得叫您感化過來呀!罪民沒有什麼報答您的,我就乾脆對您實說了吧!”林大人多有辦法,還真叫他來了個不打自招!他把真情供出以後,林則徐不聽則可,聽罷不由大吃一驚!
說了半天,這個刺客是誰?為什麼要行刺林則徐?這裡邊錯綜複雜,還有不少文章呢。
前文書的開頭已經說過,穆彰阿指使琦善給廣州的伍紹榮寫卜了一封信,要來個先發制人。這件事就是從這封信上引起的。
伍紹榮,本名叫伍崇耀,字紫垣,是廣東南海縣人。他的祖先在一七八四年——也就是乾隆九年,在廣州創設了一個洋行,就是當時所謂十三行之一的恰和行。伍崇曜的父親把祖父的事業繼承下來以後,怡和行的業務很有起色,躍居十三行的首位,在洋人當中頗有聲譽。因他父親的乳名叫亞浩,所以外國人就稱他父親為“浩官”。伍崇曜承襲父業以後,才起了個商名叫伍紹榮。在當時的行商當中,有子沿父名的慣例,伍紹榮對外也稱“伍浩官”。他這個怡和行從祖輩開始,就跟官府勾結,串通外商,販賣洋貨,私運白銀,壟斷了廣州的對外貿易,發了橫財,成了買辦。特別是近些年來,鴉片氾濫,伍紹榮豈肯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就幹起替外國人包銷鴉片的勾當,成了廣州最大的鴉片走私販。在那個年頭,有錢能使鬼推磨。為便於和官府勾結,就用白銀捐了一個三品道員,一躍變成了官僚買辦。從此以後,伍紹榮就用銀子把琦善和穆彰阿勾結上了。條件是:我大把大把地給你們銀子,你們得一個勁兒地給我撐腰。要不,怎能說他是琦善的親信呢!
那一天,伍紹榮正在怡和行裡坐著,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合計買賣。突然,接到琦善的來信。他放下杯子,開啟一看,嚇得真魂兒都出竅了。信上說:林則徐已被皇上封為欽差大臣,近日即赴廣東禁菸。他有先斬後奏之權,又有節制水師之勢,對我等十分不利。信中還囑咐伍紹榮,要他做好一切準備,嚴防林則徐抓住任何把柄。琦善還警告伍紹榮說:林則徐是死硬之輩,頑固不化,手狠心黑,要特別注意防備,最好設法把這顆眼中的釘子拔掉。琦善最後特別強調,決不允許洩露你我之間的秘密關係,否則對我極其不利。說來道去,就是怕林則徐把他的腦袋拿掉。
伍紹榮非常瞭解林則徐。因他姐丈是湖北人,經常向他介紹林則徐對鴉片的態度和在湖北所採取的禁菸措施。他深知,林則徐一到廣州,就會給他帶來滅頂之災。因此,他連飯也顧不上吃,坐上轎子就奔十三行送信去了。
十三行,也叫“洋貨行”,是鴉片戰爭前廣州官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商行。當初行數並非固定十三家,到一八三七年才恢復到十三行的行數。這十三行,共同成立一個公行,享有對外貿易的特權,也是官府和外商交涉事務的中介。前文書說過,伍紹榮的怡和行是十三行中之首,這十三行的公行,當然由他控制了。十三行的公行坐落在廣州西關外,英國商人頭目顛地和渣甸也長期住在十三行的公行裡。
顛地是英國的大商人。這些年來,他藉著東印度公司和中國廣州通商之機,專門往中國走私鴉片,發了橫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