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1 / 4)

小說:百年風雲 作者:無組織

榮敗走平南,害了一場驚嚇病,足有一個月沒起床。烏蘭泰逃進城東龍寮嶺,躲進深山,不敢露面,暗中差人稟報兩廣總督徐廣縉,請求發兵增援。

在公元一八五一年十月一日,洪秀全和楊秀清率太平軍,在萬眾歡呼聲中開進永安。

洪秀全和楊秀清率太平軍向永安進軍途中,行至大湟江,活動在大湟江一帶的三合會首領羅大綱,經蘇三孃的勸說,也主動提出接受洪秀全的領導,與拜上帝會合作,並把兩千人馬交出來,編入太平軍。秀全大喜,命羅大綱和蘇三娘建立水軍。

在太平軍開進永安之時,清兵早已逃散。向榮和烏蘭泰的援兵又尚未到來,永安城暫時成了太平世界。洪秀全與眾人商議,決定整軍經武,建制封王。眾人一致同意。

在十二月十七日,洪秀全頒發了《天命詔旨書》,自立為天王。又分封: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東王;蕭朝貴為右弼正軍師西王;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南王;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天命詔旨書》說:

……太平軍中至貧者莫如東王,至苦者也莫如東王。自幼生長深山之中,五歲失怙,九歲失恃,零丁孤苦,因厄艱難。天父上主皇上帝將大任於東王,使之佐輔真主。此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乃天之窮厄東王,也玉成東王也……

《天命詔旨書》又說:

……東王代天父言,掌五軍,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

從此,楊秀清正式奉命,掌握了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

洪秀全還加封秦日綱為天官丞相,胡以晃為地官丞相,李開芳為殿前左一指揮,林鳳祥為殿前右二指揮;黃文金為將軍;石祥禎、石鳳奎、洪仁發、洪仁達、楊輔清、楊佑清等為國宗;又加封洪宣嬌為女軍師,統領女營,地位與丞相同。並指派洪宣嬌與西王蕭朝貴成親,為西王妃。其餘有功將士,皆晉升官職。

在永安期間,東王詔令:天王以下設十二級官制。也就是:軍師、丞相、檢點、指揮、將軍、總制、監軍、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和兩司馬。丞相分春、夏、秋、冬、正正、副副。總之,這些宮名既新穎,又繁瑣,古不古,洋不洋,使人很難記住。

洪大全是天地會的領袖,也出過不少力。洪秀全加封他為天德王,與洪秀全同掌軍政。

南王馮雲山名為前導副軍師,其實,他很少掌管軍事。他請翼王石達開代他指揮前導,抽出時間整理、制訂太平天國的各種典章制度。洪秀全頒發的《天命詔旨書》上規定的各種制度,如“凡一切殺妖取城所得金寶、綢帛、寶物等物項,不得私藏,盡繳為天朝聖庫,逆者議罪……”;告誡全軍弟兄遵守“十項天條”,服從“天命”,不準接受滿妖的誘惑,“立志頂天,真忠報國到底”;打仗“昇天”的是太平天國的功臣,違犯天條的斬首示眾;廢除滿清沿用的封建曆法——陰曆,採用陽曆曆法編制了天曆等等,都是馮雲山根據太平軍的實際情況和將來的需要制訂的。

在永安期間,當地百姓對太平天國的看法不盡相同。多數勞苦大眾分了田地,減了租子,擺脫了苛捐雜稅,減輕了負擔,對太平天國感到由衷熱愛;還有些人雖然看到太平天國比滿清朝廷強,但由於信奉拜上帝會,就誣為“洋教”“邪教”,加以反對。還有極少數人認為太平天國是“烏合之眾”,不會長久,因此敬而遠之,盼望回到“正統的天子腳下”。太平天國的眾位領袖們,像愛護眼珠一樣,來愛護已取得的革命成果,想方設法擴充太平軍。在永安期間,太平軍已增加到五萬多人。還利用這個戰鬥間隙,在環山靠水、易守難攻的永安城周圍,修築了防禦工事,加緊訓練太平軍,太平軍的實力更加雄厚了。他們加緊了防禦,派出探馬刺探敵情,時刻準備迎敵。

且說兩廣總督徐廣縉和廣西巡撫周天爵。他們原以為太平天國與其他“亂匪”一樣,官兵一到,就會土崩瓦解。誰知,他們接二連三得到的都是官軍慘敗的訊息。更沒想到,名震四海的鐵公雞向榮和驍勇善戰的“巴吐魯”烏蘭泰,竟一敗再敗,傷兵損將達萬餘人,最後成了光桿兒將軍。又聽說洪秀全攻佔了永安,大封諸王。他們預感到,大清的江山不穩了。

徐廣縉和周天爵都是膽小怕事、欺上瞞下的昏官,自己治內出了什麼壞事,怕擔罪名,都不敢據實上奏,而是一級瞞一級,竭盡互相欺騙之能事。可是現在,形勢鬧得這麼嚴重,如再不上奏,叫皇上知道,不僅會丟官,而且連腦袋也難以保住。兩廣總督徐廣縉只好給新登基的咸豐皇帝寫了奏章,用六百里加急送到北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