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2 / 4)

小說:盜宋 作者:圈圈

如此一來,高懷遠也就放鬆了下來,和鄭清之推杯換盞大喝了一場,鄭清之今天也總算是說出了憋在他心中很久的話,大有一種解脫的感覺,這酒喝起來也就更加爽利了許多,兩個人就這麼將高懷遠帶來的一罈酒喝了個精光,連高懷遠都喝得有些飄飄然了起來,在他起身告辭的時候,鄭清之已經是喝的連站都站不起來了,只對高懷遠擺了擺手,便翻身滾在了地上,呼嚕大睡了起來。

走出鄭清之的府門的時候,高懷遠被風輕輕一吹,立即便又恢復了不少神智,隨即也清醒了許多,幸好他有一副好身板,更有一身的好酒量,要不然的話,喝多了天知道他會不會把什麼話都說出來,既便如此,他也覺得胃裡面一陣翻江倒海的難受,差一點當場向大地廣播一番,強忍著才沒有吐出來,感覺十分不好受!不過今日能得到鄭清之的明確答覆之後,知道自此他在朝中算是獲得了一個強援,再也不是他自己孤身奮戰了,高懷遠還是覺得這酒喝得算是值了,稍事休息了一下之後,才哼著小曲踉踉蹌蹌的返回了家中。

鄭清之畢竟乃是朝中在真德秀、魏了翁之後的一代名儒,在朝野之中頗有一些影響力,加上他現在已經身為帝師,更是令天下學子無不仰視,故此他只要想要為趙昀籠絡人才,比起高懷遠自己折騰,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故此當鄭清之和高懷遠挑明瞭他的心思之後,便一掃前些時候的頹廢,馬上暗中便開始為趙昀奔走了起來。

史彌遠一黨雖然權勢熏天不假,但是卻並不代表他便能真的一手遮天,住在臨安城之中的官員何止千百,其中還不包括太學之中的學子,假如加上這些學子的話,京中讀書人何止千萬,史彌遠即便是再怎麼厲害,也不肯能盡收這些人的人心,其中有相當多的人並非是史彌遠一黨,而且他們對於史彌遠一黨的所為,也早已就有很多人看不過去了,甚至坊間有人更是直言不諱的將史彌遠和以前的韓侂冑相比,暗中罵他為權奸,可見即便是史彌遠再怎麼有權勢,也擋不住天下悠悠眾口,只不過現在絕大多數人因為得罪不起他,才只能小心翼翼的儘量不去觸犯於他罷了。

但是現在有了鄭清之的暗中攛掇,很多人便在其中看到了一個機會,史彌遠再厲害也是臣,聖上即便再怎麼無權無勢,也終歸還是皇帝,眼下貌似史彌遠的權勢如日中天,但是以後呢?

故此只要豎起招兵旗便自有吃糧人,鄭清之做這樣的事情,基本上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只要點到既可,連話都不一定要說的很明白,大家都是讀書人,點到為止,就看你自己能不能看到了,所以在鄭清之暗中聯絡之下,很快便有一批大臣自動的開始朝趙昀靠攏了過來,並且漸漸的以鄭清之為首,凝聚在了趙昀身邊,形成了一個保皇派。

這樣的變化令趙昀欣喜不已,高懷遠在第一時間便將鄭清之的心思告訴了趙昀,令趙昀再一次開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做事的熱情也開始高漲了起來。

朝堂之爭 第393章 楊石的心意

而高懷遠有了鄭清之的配合之後,也總算是可以稍微放鬆了一些,對於這些聚攏在趙昀身邊的人來說,無人不知高懷遠乃是聖上的發小,所以這幫讀書人倒也不敢小覷高懷遠,暗中少不得要和高懷遠進行來往走動,使高懷遠在京城之中的交際面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寬度,結識了不少以前難以接觸到的人物。

在鄭清之和高懷遠的努力之下,兩個月入秋之後,趙昀也總算是擁有了一批支援他的班底,如此一來,朝中也漸漸的開始呈現出了三股勢力。

最大的一股勢力還是史彌遠一黨,他們控制著朝中的言路,以及眾多緊要的位置,另一股勢力就是楊太后這邊的皇親國戚,其中主要成員就是楊氏兄弟二人以及一些皇親國戚,但是他們卻沒有掌握住主要的權利,最後就是以趙昀為首的一股勢力,他們代表了一個新興的勢力,人數不多,而且其中大多位置不高,但是起碼趙昀已經可以從這些人之中,得到了一些控制的權利,雖不足以和史彌遠一黨抗衡,但是也代表了一種趨勢,而且趙昀心中有一種不甘,他自知被擁立是因為趙竑和史彌遠不和之故,所以為了讓世人知道,他並不比趙竑差,故此登基之後在高懷遠的勸慰下,一掃心頭的頹廢之感,只要閒暇之時,便發奮讀書,寒暑不輟,而且很細心的留意各種反應到他那裡的朝政事務,並且時常招一些大臣議論國事,商量治國之策,這對他的聲望的建立,無疑也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區區兩個多月之後,朝野之中便開始盛傳出當今聖上勤政愛民的訊息,讓坊間那些同情趙竑的言論為之受到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