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稜赤領著他麾下的騎兵呼嘯而至,這麼短的距離,他們的戰馬一力便奔至了橋頭,隨即便趕上了落在後面的宋軍,可憐這些落後之人,根本無法在這樣沒有隊陣的情況下擋住如狼似虎的蒙古騎兵,當即便如同切菜一般的被蒙古軍卷在了刀鋒之下,成了橋頭的一具殘缺的屍身。
眼看蒙古軍殺到了眼前,可是橋上還有一些宋軍未能抵達河東岸,背後狠命砍殺他們的蒙古軍讓他們驚慌失措,拼命的擠著朝前湧去,而花稜赤領兵斬殺了落後的宋軍兵卒之後,眼看著宋軍要渡河而去,豈容宋軍如此便宜的逃掉呀!
於是他當即下令奪橋而過,繼續追殺那些潰敗的宋軍,在他看來,雖然宋軍剛才橋頭一戰表現出了不錯的素質,但是一旦崩潰了之後,他們和彭義斌的義軍沒有什麼區別,只能如同羔羊一般的任由他們屠戮,這一仗打得太不過癮了,到現在他們也沒有能殺掉多少宋軍,倒是自己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這讓每一個蒙古兵都覺得不能接受,故此他們根本沒問石卜的意見,便緊隨宋軍掩殺上了渡橋。
石卜對於是否渡河追擊宋軍還心中尚存一絲疑慮,因為剛才宋軍在橋頭一戰之中的表現出了他的預料,他有點怕這是宋軍的一個計謀,一旦渡河之後,宋軍有埋伏的話,他就必須要領兵背水一戰,到時候情勢便會對他很是不利。
可是他尚在猶豫之中,便看到花稜赤領著兵馬迅的殺掉了落後的少量宋軍,奪佔了幾座渡橋的橋頭,並且殺上了渡橋,於是他把心一橫,當即下令全軍壓上去,控制住渡橋,然後渡河追擊宋軍。
雖然他們已經獲取了不少宋軍的輜重,但是遠遠的望去,在河東側的遠處,還有大批宋軍的車輛,尚未渡河,而此時的宋軍顯然是戰意全無,像一群受驚的羊羔一般,在河東岸到處亂竄,場景十分混亂,只有少數兵馬被組織起來,看樣子試圖堵住渡橋。
戰場上的情況往往是瞬息萬變,只要稍有一點猶豫,便可能貽誤戰機,而這一戰離石卜預想的戰果還相差甚遠,他們遠沒有傷害到宋軍的主力,只斬殺了不足兩千宋軍,如此結果即便是搶得一些輜重,也達不到讓宋軍援軍傷筋動骨的程度,宋軍完全有可能重新回過來勁,集結起來繼續換地方渡河,那樣的話他也沒法向孛魯交代。
故此石卜猶豫的時間很短,便下定了決心渡河追擊宋軍,直至將宋軍趕散,令他們無力再援助恩州,使恩州城變成第二個孤立無援的冀州城。
來人,渡河追擊,巴爾虎你渡河之後率軍控制住渡橋,不得有失!雖然石卜下決心渡河追擊宋軍,但是他畢竟經驗很是豐富,心知渡河之後一旦遭遇宋軍伏擊的話,那麼唯有這幾座渡橋,才是他們的退路,否則的話,他們就很可能被滯留在河東,到時候想要回到恩州城,就恐怕不容易了,所以石卜百忙之中還是想到了這個事情,特意安排了一個千夫長領兵鎮守住幾座渡橋,為他們留下一條後路。
劉大勇反手劈翻了一個衝到他背後的蒙古騎兵,指揮著身邊的兵卒反身在橋上阻擋身後的追兵,但是在蒙古騎兵的衝擊下,他們很快再次崩潰,不少兵卒都被蒙古騎兵撞的如同下餃子一般的掉落到了河中,不過幸好這裡已經快到東岸了,河水倒也不深,落水的兵卒倒也不虞會被淹死,於是他們掙扎著還是爬上了東岸。
眼看蒙古軍銜尾追至了橋東,橋上宋軍也基本上渡過了河,付大全當即下令堵住渡橋,於是他麾下早已準備好的兵將立即抬著拒馬,將幾座渡橋的東端給封堵了起來,並且以槍盾阻止蒙古兵衝過來。
而那些弓箭手此時也在一聲令下,開始對著幾座渡橋放箭,如此一來,令花稜赤追擊的步伐為之一遏。
朝堂之爭 第605章 伏兵
而劉大勇伸手在後肩胛處的甲冑上拔下了一根箭,箭頭上還帶著血跡,勉強在幾個親兵的護隨下搶上了東岸,其狀顯得狼狽不堪,可是他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帶著這些潰軍朝著遠處的樹林退卻,只有那裡,才是他們立足之地,一旦讓蒙古軍追殺上來的話,他們這數千人照樣還是難逃一死,而這個時候想要在橋東重新組織起來,根本就是一種妄想,所以他不敢怠慢,遵照高懷遠的計劃,一刻不停的朝著預訂位置退去。
而橋頭很快就只剩下了付大全一行區區兩千人還在抵抗著蒙古軍的衝擊,飛虎軍的兵卒們也確實沒有丟人,以密集的箭雨令橋上的蒙古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蒙古軍即便再怎麼驍勇,在狹窄的渡橋上面,也無法招架這樣的攻擊,人喊馬嘶之中,不少兵將紛紛中箭,要麼落馬,要麼就連人帶馬的跌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