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麼長時間來,他親自上陣和敵將單挑,還真沒這麼狼狽過,而這個姓高的今日過來,一個照面就讓他顏面掃地,還挫了他的軍中銳氣,現在他必須要獲勝一場,振作一下軍中士氣,故此他也下了血本,話只要殺了高懷遠的人,就賞給一百斤黃金。
聽了李全的懸賞之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道命令立即便起到了作用,李全麾下的兵將跟打了強心針一般,嗷嗷叫著隨即列陣,朝著宋軍中軍方向推進了過去。
這樣的大規模的野戰,講求的不是個人的武勇,更多的是講究的軍中將士只見的配合,不論你膽小也罷,膽大也罷,只要軍令一出,就由不得你再選擇了,只能隨著大軍朝前推進,即便你本事再大,也絕無可能憑藉一己之力殺入敵軍之中。
向那種評書中所說的什麼萬馬軍中取上將級,都是胡說八道,一個人在大規模的戰場上,能揮的力量極其有限,除了敵軍已經生崩潰之外,這樣的對戰,是不可能有人做到這種事情的。
望著李全軍已經開始壓上來的時候,趙府堂隨即下令軍中強弩營出陣列隊,在軍前排布成長長的陣列,而他自己親自立馬於箭陣一側,嘴角帶著一絲冷笑,將手中鐵槊朝天空一舉,大聲叫道:“三段擊準備!”
隨即強弩營兵卒們立即腳踏黑漆弩前端鐵蹬,兩手拉住弩弦,沉聲大喝一聲,腰臂同時奮力力,強硬的弩臂隨即被張開,只聽一片輕微的咔咔聲,弩弦隨即掛在了弩機上面。
每個人在弩匣之中抽出一支硬木弩箭放置在了弩床上,第一排弩手沉著上前一步,將黑漆大弩平端起來,瞄準了黑壓壓滾滾而來的李全軍。
眼看李全軍已經進入到了弩兵射程之後,趙府堂厲吼一聲道:“放!”
第一排弩手隨即扳下了弩機,一從弩箭應聲便撲向了迎面而來的李全軍,而這個時候第二排弩兵隨即便越過第一排弩兵,站在了前列,立即開始瞄準,而第一排弩兵則退至了最後一排,開始蹬踏鐵蹬,開始再次上弦,而這個時候第二排弩兵已經在軍官的命令聲下,又一次射出了弩箭。
此時第三排弩兵又越眾而出,隨即向李全軍釋放第三排弩箭,此時第一輪射完的弩兵早已準備好,再一次上前,開始瞄準如此迴圈,三排弩兵交替輪換,射的弩箭從來不會出現中斷,綿延不絕的落在了李全軍的陣列之中。
朝堂之爭 第527章 激戰
這樣的釋放弩箭的方式,在兩軍陣前,還是第一次出現,本來李全軍對於遭受宋軍弓箭阻擊是有著思想準備的,但是他們沒有料到居然會遭遇這樣的箭雨洗禮,宋軍的弩箭雖然並不算十分密集,但是可怕的卻是綿延不絕,而且宋軍手中皆為強弩,在他們進入一百五十步之內,便算是踏上了黃泉之路,雖然他們加快了衝擊的度,但是在這樣的箭雨之下,許多人根本無法完成衝到宋軍面前的這個任務,便中箭倒在了地上。
強弩營不過千餘人,但是在這樣的三段擊之下,揮出的戰力卻遠過以前普通的射方式,給李全軍制造了大量的傷亡。
三段擊可以說也是高懷遠所創,他這些年來一直在琢磨著如何提高宋軍如何剋制敵軍的問題,早已注意到了宋軍的裝備和常用的戰法,宋軍缺馬是一個事實,他即便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改變這個事實了,火炮眼下還不可能大量的應用於戰場之上,如何提高宋軍戰力這個問題就成了他必須要解決的事情。
宋軍歷來重視弓弩的裝備,而且就連華嶽也曾經有過,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這樣的話,可見宋軍對於弓弩的裝備的重視程度了,而弓弩手在宋軍的序列之中,佔據著很大的比例,但是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宋軍雖然採用的是募兵制,軍中大多為職業軍人,但是訓練程度上良莠不齊,弓箭手精於射藝的並不是很多,真正令敵軍感到威脅最大的還是強弩。
而弩的優點是容易操作,容易訓練,射程遠,而且威力強勁洞穿力大等,但是同時又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缺點,就是射率慢的問題,武經總要上對於這一點寫的很清楚然張遲,難以應卒,臨敵不過三、四,而短兵已接。
也就是說,臨陣之時,弩難以應付敵軍快的突擊,臨敵不過最快也只能三四支弩箭,敵軍便已經抵達了眼前展開了短兵相接的交戰,這也就大大的影響了弩兵的戰鬥力。
高懷遠琢磨了很久,忽然間想起了後世明代火槍兵常常使用的三段擊的方法,明代之後火銃開始大量裝備軍隊用於戰爭,但是火銃射度很慢,一分鐘可能只能射一,最快也不過能射兩,往往開一槍敵軍就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