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黑色的五月 作者:賴賴

像稍歇,外面仍是暴徒到處流竄,見人就搶。現在想想來印尼投資,還真不值得。”現任印尼臺商聯誼會副秘書長魏成佑,儘管是老臺商,身為臺商聯誼會的首席代表之一,他也不知道臺商在印尼投資,安全還有沒有保障。

雖為印尼“二等公民”卻始終不捨得離開印尼的華僑,可謂多災多難。長久以來,備受部分印尼人仇視,在政治上遭受排擠,結果被迫淪為“二等公民。”

印尼人的排華情緒,其實早已植根於十九世紀荷蘭人殖民統治印尼時期,當時的荷蘭政府將華人地位定於“歐人”與“印尼土著”之間,令華人既受“歐人”歧視,又遭“土著”敵視。當印尼於1945年獨立後,排華事件接二連三發生,其中在1965發生的“九·三O”事變,便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排華事件。

當年印尼發生九州軍事政變,中國共產黨被懷疑是幕後策劃者,因而掀起排華浪潮,逾30萬名華僑遭殺害,更有無數華人逃往海外,或留在印尼淪為“難民”和“無國籍人士”。

此外,自60年代開始,不斷面對一浪又一浪的排華苦難,不少華僑家庭飽受蹂躪,家破人亡,造成一幕幕人間慘劇。

50年代,當年執政的印尼政府因謀求與中國政府發展,故華僑在印尼地位較受保護。

自1965年發生軍事政變後,華人被嚴禁使用中文,不能講母語,要改用印尼名字,不能進行中國文化表演。

此外,印尼政府亦不容許華人任公務員,即使華人能在大學畢業仍無緣晉身官門,故當地華人長久以來均有從商的傳統,因從商而累積大量財富,與印尼人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暴徒大肆搶掠華僑經營商鋪外,又縱火焚燒華僑住宅,10多萬華僑被迫離開,返回大陸故鄉生活。自此,印尼的排華騷亂事件罄竹難書,而當地華僑向來逆來順受,在苦難之中度日。

1980年11月,爪哇中部的梭羅區,一名華人因駕駛電單車時撞倒一名印尼學生而發生爭執,竟又掀起一場排華風暴。

大批印尼人衝入一條由華人經營的繁盛購物街道,凡見華人便毆打,又搶掠商店,排華暴亂迅速蔓延至東爪哇的馬迪思及牙威兩鎮。最後印尼政府出動軍警將事件平息。

1991年,北蘇門答臘的亞吉市發生排華暴亂,市內局勢大亂,軍警介入,實施宵禁令多天後,局勢才恢復平靜。

近兩年印尼排華騷亂事件1996/2 蘇拉威西省肯達裡市 物價飆升引發暴亂,十二間華人商店被人縱火。1996/1 東爪哇 糧食加價,商店被暴徒搶劫,一些商店貼上標誌表明自己是“回教徒”免被襲擊。1997/9 蘇拉威西省 烏戎潘當市一名有精神病紀錄的華人砍死回教女童,觸發多日排華騷亂,造成六人死亡。1997/6 東爪哇馬都拉島 唐人街一間廟宇被焚,華人店鋪被搶掠。1997/5 婆羅洲馬辰市 大選前夕民情高漲,華人成為發洩物件,有多宗縱火,華人商店亦遭擲石。1997/1 西爪哇城鎮 數千名回教徒襲擊當地教堂和佛廟,又搶掠商店,倫格斯登科克 情況後來蔓延至西爪哇首府萬隆。

長久以來,每逢局勢困頓,印尼華人都難免成為針對目標,身家、性命及財產可以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這一次騷亂同歷次動亂一樣,華人又是暴徒洩憤的主要物件。13日中午,在華人聚居的雅加達西區發生嚴重騷亂,他們的商店被燒燬或被洗劫,多年辛勤勞動的積蓄和財產毀於一旦,還有些華人被活活燒死。

為了逃命,很多華人顧不得自己的廠房財產。乘飛機逃到新加坡的華裔老闆謝麗鳳說,她在雅加達一間有120年曆史的老字號咖啡加工廠14日上午遭數千名暴民的2搶劫,他們一家不得不爬屋頂到印尼人鄰居家避難,才免遭毒手。她家裡有6輛車全部被燒,珠寶首飾以及無法估價的其它財物也被洗劫一空,連湯匙也被搶了。他們在逃亡時不得不穿印尼人服裝、包頭巾,打扮成印尼人。在逃難時,連換鞋的時間都沒有,穿著拖鞋坐飛機,也沒有換洗的衣服,她痛心地說:“真是很慘。”

倉皇逃難的不只是謝麗鳳一家,一名叫黃繡球的印尼華人日前逃到新加坡,他說,他在雅加達經營幾十年的電器店毀於一旦,但能逃出雅加達已算幸事。據說,在通往蘇加諾——哈塔國際機場的公路上,一些暴民隨意設路卡,要過路錢,否則就砸汽車玻璃,一些路段上幾乎五步一卡,每過一路卡便需1000盾。機場侯機廳裡擠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