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等待離開的人,其中許多人是華裔。
無法及時逃走的華裔商家,紛紛攜帶家眷住進大酒店逃避暴民的襲擊。一酒店經理說,不只是華人,當地高層白領階級的印尼人也不惜花錢。
一些華裔商人想辦法自衛,在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當地不願離開的華人組成自衛隊,保衛自己的房屋和財產。他們頭上綁著紅布條,配備著刀棍,站崗巡邏,阻嚇襲擊者,頗有成效。
在印尼約2億人口中,華人所佔比例雖僅有百分之三點五,卻控制了近七成私有財產,其中單是最富有的五名華商及其家族的資產總值在貨幣貶值情況下仍達80億美元。印尼三百大財團中近七成都由華商控制,另十大私營集團則有九個操諸華商之手。
華人因勤勞、善於經營在印尼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印尼華人在當地被稱為“經濟怪物”。一種誤解認為是華人賺了印尼人的錢,因而華人成為當地暴徒搶劫和洩憤的物件。
貧富懸殊的印尼社會,富裕華人生活過得很悠閒。儘管排華浪潮一浪接一浪,然而印尼的中產華人始終不捨得離開這片令他們致富的土地,這份不捨情懷往往令他們付出更多。
“而家都唔知點算,有機票都無用啦,都無辦法平安去到機場,而家匿系屋企邊度都唔敢去。”在印尼雅加達擁有一間鞋廠的阿雲連續兩晚都被迫在工廠留宿。
(上文粵語大意為: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有機票都沒有用啦,都沒有辦法平安到達機場,現在躲在家裡什麼地方都不敢去。——SouthGuo注)
阿雲在印尼土生土長,已是第三代印尼華僑。雖然在雅加達豪宅區住大屋,另在雅加達市郊山頂區擁有一間逾萬尺的豪華別墅,阿雲像所有的中產階級華人一樣,陸續將小孩送到鄰近的新加坡接受教育。
“小孩在這裡學不到中文,在新加坡他們既可學英文,又可學好中文,又可以見識外面的世界,總比呆在印尼好。”
阿雲四個子女中,目前只剩下最年幼的小孩在印尼,17歲的老大及老二、老三從小就送到新加坡讀書,為了方便三個小孩的起居生活,阿雲索性在新加坡買了房子,夫婦兩人一有空便飛過去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前日突然市面失控,當時我同老公系廠度,知道外面好亂,好多華人都驚俾人襲擊,條路又好多火燒車,我同老公系間廠匿左兩日先返到屋企。”
(上文粵語大意為:前天市面突然失去控制,當時我和丈夫在工廠裡,知道外面非常亂,很多華人都擔心給人襲擊,路上又很多被焚燒的車,我和丈夫在工廠裡躲了兩天才返回家裡。——SouthGuo注)
阿雲這兩天已經心亂如麻,頻頻致電新加坡的子女及香港的親姐,希望多瞭解印尼的暴動情況。
其實大部分中產印尼華人,早在4月份印尼部分地區出現反政府示威及學生示威時,已知道“暴風雨”即將來臨,華人們一早已買好出的的機票,他們心裡清楚,只要社會稍有不穩定,首當其衝的便是華人。
阿雲由衷地表示許多華僑都知道排華浪潮隨時都會發生,皆因印尼財富近七成都掌握在華人手裡。阿雲家裡有四部汽車,前年她還駕駛那輛平治房車招搖過市,自去年十月金融風暴後,阿雲已將平治房車“收”起來,平時出入改用普通汽車代步。
阿雲與丈夫覺得印尼是他們的根基,離開了這片土地,便失去了一切。
雖然目前印尼局勢已嚴重惡化,他們心中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建家園。
貧富懸殊早已是印尼的社會問題,許多人都以為印尼的華人全是有錢人,實則不然。
四年前嫁來香港的阿芳,目前在銅鑼灣幫一名印尼老闆打工,做時裝批發生意。
阿芳表示以前在雅加達生活時,沒有人知道她是華人,因為她面板黝黑,跟當地人沒有兩樣。
阿芳說來港後每日在室內工作,避見陽光後面板已沒有從前那般黑,加上經濟條件改善了,阿芳的衣著明顯光鮮了,但她說跟印尼的有錢人比,她仍是窮人。
這兩天印尼的局勢緊張,阿芳每日均與家人通電話,阿芳說她有幾個較富裕、開商店的親戚,這兩天均寢食不安,其中兩名親友開設計程車多店遭人搶掠,並放火燒燬。“而家甘亂,有錢既梗系擔心,無錢既擔心黎都無用。”阿芳說在雅加達的家人這些日子都呆在家裡,她的兄妹在華人工廠工作,現工廠已停工。
(上文粵語大意為:現在這麼混亂,有錢的人當然擔心,沒錢的人擔心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