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對她後來成為作家,發揮過不少作用。
抗戰勝利前夕,她在距成都不遠的一個小城,終於回到正常的中學生活。父親因被派到臺灣接收糖廠,先飛回上海。母親便帶著兒子們,沿著荒涼的西北道,坐著兩匹瘦馬拖著板車,吱呀呀,慢悠悠,由寶雞、撞關、洛陽、南京兜到上海,又轉回老家。
在鎮海縣中和寧波縣中,她讀到高中二年級便遷家臺灣。當時還不太懂政治的於梨華,這一別大陸的含義她哪會想得到呢?
大陸是她植根的土壤,有她的故鄉和擦不掉的親情、友情。祖國的東南、西南、西北印滿了她還沒有長成的足跡。跑了大半個中國不是遊山觀景,而是為侵略者的炮火所追趕。苦難的歷程往往比寧靜平淡的生活更能嵌入人的記憶,離別欲見不能的故土,更能啟動人的心扉。去國幾十年,浪跡天涯的於梨華,一直苦戀著多災多難的祖國,實在是少女時代的生活。留給她的印象太深刻了啊!
三
生活在四面環水的臺灣島別有風味,濁水溪支流上著名的日月潭,映出她和女伴們無憂的笑臉。她們似蹦似跳地走出臺中女中的校門,去找她的好朋友——筆直挺拔深深紮根的棕櫚樹——她做人的象徵——輕輕用手撫摸著它,直想大聲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