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的生活:每天6點起床,吃完早點便上樓唸經,作運動;7點40分柱著柺杖搭公共汽車去中國城的一所英文學校學英語,然後買菜,下午閱讀報紙、雜誌和朋友來信……但她還不能習慣美國的生活。
謝冰瑩是一位不甘寂寞、從不願閒靜下來的人。退休後,她在寫一部長篇小說,還要繼續寫《女兵自傳》、“五四”以來的作家印象記,還要為小讀者寫一兩本佛經故事。
在近七十年創作生涯中,謝冰瑩在文壇上不停地耕耘,寫了一千多萬字的作品,至今共出版了散文集《從軍日記》、《麓山集》、《我的學生生活》、《軍中隨筆》、《湖南的風》、《抗戰文選集》、《生日》、《冰瑩創作選》、《愛晚亭》、《綠窗寄語》、《故鄉》、《作家印象記》、《夢裡的微笑》、《生命的光輝》、們日金山的霧》、《觀音蓮》、《抗戰日記入《新生集》、《冰瑩雜文集》、《我在日本》、《作家與作家》,短篇小說集《前路》、《血流》、《偉大的女性》、《梅子姑娘》、《姐姐》、《聖潔的靈魂》、《霧》、《謝冰瑩自選集》,長篇小說《青年王國材》、《紅豆》、《碧瑤之戀》,中篇小說《離婚》、《空谷幽蘭》、《在烽火中》,長篇傳記《一個女兵的自傳》(後改為《女兵自傳》)、《女兵十年》、《我的少年時代》,報告文學《在火線上》、《戰士的手》、《第五戰區巡禮》、《新從軍日記》、《在日本獄中》,兒童文學《愛的故事》、《動物的故事》、《太子歷險記》、《仁慈的鹿王》、〈給小讀者》、《南京與北平》、《小冬流浪記》、《林琳》、《善光公主》、《舊日金山的四寶》、《小讀者與我》,遊記《冰瑩遊記》、《菲島遊記》、《馬來亞遊記》、《海天漫遊》,另有書信《青年書信》、《寫給青年作家的信》、《冰節書柬》、《給青年朋友的信》(上、下)和論文集《我怎樣寫作》、《我的回憶》、《文學欣賞》、《謝冰瑩散文選集》(1992年,百花出版社)等及一些選集,計七十餘種。《一個女兵的自傳》出了十九版之多,1985年和1994年,四川文藝出版社和中國華僑出版社又各出一版,並被譯成英、日、法、韓等國文字,此書是研究她的生平、創作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另外,臺灣三民書局還要出版她的全集。
謝冰瑩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多產作家,正像一位辛勤的農夫,她灑下的汗滴已在金色的秋天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到了晚年,雖然有視力衰退、兩耳重聽、記憶力不好、牙疼等老年病折磨她,但她還是孜孜不倦地學習和寫作,因此被人稱為“不老的女兵”。她說:“我只希望做一個平凡的渺小的人,只願用整個的心力貢獻給文學,讀者的眼淚便是我的收穫!讀者的同情,就是我的財產——我的無價之寶!”
“文如其人”一說,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作家,但用它來形容謝冰瑩卻是合適的。她的文風,一如其人,熱情而奔放。她自己在《平凡的半生》裡也說:“'文如其人'這句話,我想大概是對的。我為人處世只有三個字'直'、'真'、'誠',寫文章也是如此。”有人說:“她的散文沒有一處是矯揉造作咬文嚼字的,也沒有一處是吮筆儒墨刻意經營的。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就好像樹葉長在樹枝上一樣;一切都是那樣樸素,你很難找到特別絢爛的詞句;一切都是那麼坦蕩,清澈可愛,一覽無遺!如果說冰心的散文以柔見長,那麼冰瑩的則以柔中帶剛取勝,它清新流利、活潑動人,沒有一點兒女氣。”(《謝冰瑩選集·前言》)她的小說,有點散文化,有人說這是“結構散漫”的毛病。她的小說取材,“大多數是在許多典型人物身上找到的真實故事”,寫作時,又“總是把書中人物當做自己,往往寫到不幸的遭遇,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下來”。高度的真實,強烈的感情色彩,細膩的刻劃,構成了她的小說的感人力量,也彌補了結構上“散漫”的毛病。
謝冰瑩曾說:“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作品,每一個時代的作品取材和思想,也必定和其他時代不同。儘管寫作要靠天分,後天的努力也是不可少的。我覺得年輕作家應該多讀點書,當然,無論那一位作家都是應該多看書的。我希望年輕人不要盲目的反抗傳統,藝術沒有新舊之分,只有好壞之別,它不像科學是日新月異的。文學的路子很多,最好不要有老作家、新作家之分。”這些話,對青年作家來說,是頗有禪益的。
1993年我在舊金山訪問謝冰瑩時曾提了兩個關於創作方面的問題:
您走上創作道路是受家庭、作家影響,還是受生活啟發或自身追求?她回答道:
從事創作是我個人的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