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4 / 4)

眾,慰勞傷員和難民……

上海的日日夜夜,那是多麼不安定的生活啊!艱難的生活、惡劣的環境,迫使白朗夫婦先後搬了六次家,不到一歲的孩子,也在這災難中死去。但堅強的白朗在祖國的苦難中變得更堅強了。她在散文《一封不敢遞的信》中說:“從踏上了祖國的土地,我們便蜷伏在上海租界裡。為了信仰的關係,我們依然不能暢所欲為,依然受著無形的監禁。然而,從抗戰發動以後,祖國總算解放了我們,我們的信仰已獲得了廣大的同情,如今,我可以自由地在人群中高呼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了。媽媽,你該高興,你的女兒已經跳出了苦悶陷阱,讓無限的歡欣與興奮擁抱著了。”這是白朗來到上海投入抗戰洪流後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寫照。

1937年9月,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中,白朗夫婦和沙汀、任白戈、舒群、麗尼、杜談等幾十個文藝界的人(包括家眷),第一批撤離上海,來到武漢。當時,武漢、長沙是大批文化界人士的集中地,也是他們去重慶、桂林等地的中轉站。白朗在那裡生活了一年多,參加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一些活動,參與了羅烽、聶紺弩、麗尼編的《哨崗》的編務和丁玲、舒群編的《戰地》的組稿、發行工作,還招待南來北往的文藝界朋友,楊朔、呂熒等人便常住在他們家裡。羅烽隻身投軍山西臨汾,白朗獨自承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