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子的《媽媽的故事》,也是一篇催人淚下的感人佳作。它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寫母親和三個哥哥被反動派活埋,父親在大別山紅軍裡打敵人,小姑娘在外奶奶悉心教養下長大成人;而小說的重心是媽媽在死亡面前堅強不屈、與敵人鬥爭的故事。
《萬妞》和《媽媽的故事》是藝術品,又是歷史教科書。黃源說:“菡子是用深厚的愛,把最深沉的民眾對黨和軍隊的感情塑造成典型人物而深刻地反映出來了。”(《前方·序》)讀她的這些作品,使我們想起過去,不忘記過去,更珍惜今日的勝利,並堅信美好的未來。
菡子解放後的小說創作,思想開掘得更深,結構得更巧,人物形象刻畫得更集中,同她的散文一樣,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樸素、細膩、抒情。一切文學都是語言的藝術,小說也不例外。《萬妞》中有這樣的描寫:
山村裡正月的旋風,像個不請自來的夜客,愛在黑地裡敲 門,門環兒搭搭地響了一陣,屋子裡就都是風的聲音了。被筒裡 透進一陣寒氣,三個人偎得緊了一些。
漫天大雪,他們彷彿總走在雪花的前面,一步一個腳印。
咔嚓,咔嚓!
出了山,到了一片開闊的地方,耀眼的飛舞的銀白色的天空 和大地,把這一對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