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24小時營業——賺錢還是“賺吆喝”
為什麼實際上沒有那麼多顧客,還有超市或者餐館會“24小時營業”?老闆不怕賠進去水電費、工人工資嗎?24小時營業,到底是賺錢還是賺吆喝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切都將變得不同。
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留意到,街道上不少的便利店打出了24小時營業的牌子,為夜間有所需要的市民大開方便之門。24小時便利店因為它不間斷的營業時間,而得到了群眾的一片叫好聲。但是,24小時店究竟是賺錢還是賺吆喝,是招徠顧客還是真的有利可圖呢?但不管怎樣,24小時便利店使夜深人靜時購物有了可能,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才真正意義上得到了延伸和方便。
在20年前,如果一家商店的營業時間超過了晚上10點,那麼人們一定認為老闆瘋了。傳統的商業時間像一道堅實的門檻牢牢將人們的購物習慣固定了。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的活動自由度越來越大,夜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再也不是以往的晚九點十點,關門斷電的情況了。便利店,在我國的發展還剛剛起步,作為傳統超市的一種延伸;但在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便利行業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非常發達。目前,放眼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便利店已遍地開花,尤其是在上海。據報道,現在上海便利店網點已近2000家,可謂競爭十分殘酷。一般來講,影響顧客到哪家便利店去買東西的因素主要包括:價格、商品種類、商店位置和營業時長。大多數顧客會選中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店,而後大多數時間都到該店去買東西。因為一旦你熟悉了一家店的佈局,為什麼還要到另一家店費時費力地找東西呢?更因為時常光顧,所以跟店員都很熟悉,有事沒事還會開開玩笑,也算是工作之餘的一種放鬆吧!因此,便利店想盡一切辦法成為儘量多顧客的第一選擇。每家店商品的價格和種類大同小異,而一旦哪家店的上述因素稍有不同,就可能成為一部分購物者選中該店的決定性因素。現在,讓我們假設所有便利店都在晚上11點關門,次日早晨7點開門。如果一家店把營業時間延長到半夜12點,它就能成為營業時間最長的店。即便那些偶爾才會在晚上12點買東西的顧客,也會因此選中這家店作為自己固定買東西的地方,萬一真的哪天需要在半夜買東西,找東西就很方便了。雖說便利店在晚上12點吸引到的顧客並不多,但由於它營業時間長,所以能吸引到更多顧客固定到此購物。競爭性便利店肯定不會坐視自己的顧客被拐跑,它們必然會延長營業時間。可這時,其他店鋪又會把關門時間延長到凌晨1點,坐收漁利。倘若維持商店多營業一個小時的成本並不太大,那麼唯一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大多數商店通宵營業,於是,就湧現出越來越多的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
第三章 供需早知道:價格背後的尺子(3)
商家實行24小時服務,在方便顧客的基礎上,更多是為培育顧客的品牌忠誠度。因此,提供24小時服務的商家從某種程度上說,不應只著眼於“當夜的銷售額”,因為“服務才是第一”。商家一旦決定提供24小時服務,從經營者的角度來說,“難就難在24小時經營並不意味著能24小時賺錢”。24小時營業的市場肯定是有的,但這要牽扯自己的商品是否和夜間服務有關以及成本支出、安全問題、內部管理等各方面,因此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24小時營業就會造成虧損。這也是很多24小時店受冷落的主要原因。
近來,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在中國市場主推的24小時店也高調亮相。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麥當勞餐廳招牌上的“24小時全天候服務”的藍色統一標誌開始增多。目前麥當勞中國800餘家門店中,已有超過400家是“24小時”餐廳。對於餐飲行業而言,24小時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賣點,能吸引到夜間工作的職員、夜間休閒娛樂的人士及情侶等顧客群體。雖然24小時通宵營業中,深夜12點至第二天早晨的利潤遠遠比不上其他時間段,但就長遠而言,隨著城市夜生活的愈加豐富,“午夜經濟”仍舊給拓展消費市場帶來無限商機,有些城市甚至已發展成為成熟的商業熱點。雖然這樣的商業模式是賺錢還是賺吆喝,還有待於時間的驗證,但是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訊號,起碼我們在午夜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時候,還有地方可以就餐;在急需一樣東西的時候,不會急得團團轉了。而對於商家來說,也對鞏固其市場地位十分有利。
市場物以稀為貴——豬肉漲價背後看不見的推手
為什麼物以稀為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