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起床,就什麼事也做不成。這個習慣使我在稿紙上筆耕不輟。”司各特的客人們常常感到奇怪——他要抽出時間陪他們,怎麼還有那麼多時間做事。他們哪裡知道,當他們安然入夢時,司各特還在奮筆疾書。
“讓我們再次祈禱吧:勤勉工作是有福的,這是不能錯過的最重要的事情。”工作從三個方面為我們帶來生命的福音:具備基本的生而為人的品質;在自己的事業獲得成功;如果你願意,它還會使你成為“藝術家”——也就是我們自己心靈深處的藝術家,不管我們實際的職業是什麼。勤勉工作的人是有福的,工作是所有成就和文明的秘密所在。
彼得大帝作為俄國王位的繼承者,也是透過難以想象的艱苦努力才得到王位的。他比其他王室成員更經常地脫下宮廷服裝、穿上工作服。他看到西歐文明的成果在俄國幾乎不為人知,感到痛心疾首,他下決心進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提高國民素質。26歲,對其他的王子們來說,正是耽於享樂的年齡,他卻開始周遊列國,他的目的並不是遊山玩水,而是向這些國家的優秀人才學習。在荷蘭,他自願當一位造船師的學徒;在英國,他在造紙廠、磨房、製表廠和其他工廠工作。他不僅細心地揣摩學習,而且像普通工人一樣幹活、拿工資。
在伊斯提亞鑄鐵廠,他用一個月的時間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