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帶,另一件是這個紅玉支。朕將紅玉支賜給了妃子,後來高麗知道此寶在我的手裡要求歸還,朕命還其紫金帶,留下了紅玉支沒有歸還,你既然從妃子那裡得到,今日再看見徒增悲涼啊。” 乾元元年,賀懷智上言說:“記得陛下曾與親王下棋,令臣在一邊獨彈琵琶,貴妃立在局前觀看,陛下快輸的時候貴妃將貓放在棋局上擾亂了敗局,當時一陣風將貴妃的絲巾吹在臣的頭巾上,臣回來的時候覺得滿身香氣。於是卸下頭幘藏在錦囊中,玄宗進獻給陛下。”玄宗說:“這是瑞龍腦香。”又是一陣淒涼的心緒。 有個叫楊通的道士從蜀地來,知道上皇因想念楊貴妃而不能釋懷,就對玄宗推薦方士李少君。李少君竭其術尋找楊貴妃的靈魂沒有找到,他出天界、入地府也都找不見。又在四虛上下尋找,到了東海的邊際,跨上蓬壺山,忽見最高山上有許多樓閣。到了西廂下朝東的門口,門匾上寫著“玉妃太真院”。他上前拍打門環,有梳著雙鬟的童女出來開門,方士造次還沒有來得及說話,童女又進去了。不久一個穿碧衣的侍女出來問李少君從什麼地方來?李少君說是天子的使者。碧衣侍女說:“玉妃剛睡下,請少待一會。” 過了一個時辰碧衣侍女將李少君請進來,楊貴妃戴著金蓮,穿著紫綃,身上佩紅玉,腳上穿鳳舄,左右侍女七八人。楊貴妃問皇帝怎麼樣,又問天寶十四年以後的事。李少君一一敘說。楊貴妃憫然無言,她命指碧衣侍女取來一個金釵鈿合,折成兩半,一半交授給李少君說:“為我謝太上皇,將這件東西交給他。”李少君快走的時候臉色有不足,他跪在地上說:“請妃子告訴臣當時的一件秘事,否則陛下恐怕不信臣所說的。”楊貴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慢慢地說:“在天寶十年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的夜裡,皇上仰天感織女事,密相誓心說‘願世世為夫婦。’說完了執手各自嗚咽。這件事只有君王一個人知道。”又悲傷地說:“由此一念,犯了私慾之罪,恐怕不能再住在這裡,又要墮落下界,希望與他再結來生緣。”李少君說:“太上皇也不久於人間,希望妃子自愛,不要這樣自尋苦楚。” 李少君回來回奏玄宗,玄宗震悼不已。移入大內甘露殿後每天悲悼楊貴妃。他玩紫玉笛,吹了幾聲便有雙鶴飛下庭院,徘徊良久才離開。玄宗命人準備沐浴的東西,並說:“假如我就枕,你們不要驚醒我。”他睡下去就再也沒有醒來。&nbsp&nbsp&nbsp&nbsp

楊貴妃“樂極生悲”被賜死之謎(1)

楊貴妃(719~756年),名玉環。據說其美貌如花,通曉音律舞蹈。初為唐玄宗之子壽王妃,後得玄宗喜愛,天寶四載(745年)封為貴妃。因其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其兄姐皆顯貴,堂兄楊國忠把持朝政。755年安祿山叛亂,楊貴妃與玄宗逃至馬嵬驛。隨軍誅楊國忠,並請玄宗賜其自盡。縊亡。一說其以替身代之縊,其逃向了東瀛。 農曆七月除七,俗稱七夕。這一夜月上柳梢,已是夜深人靜,遠處傳來打更的聲音。沿著曲折的小徑,有一隊宮女捧著香盒瓶花等前行,待到了內殿的庭院,早已有內侍張好錦幄,擺開案几。唐玄宗令宮女退下,親自添香盒,焚龍涎,爇蓮炬,燭光在煙篆氤氳中忽明忽暗。月亮的銀輝灑在漢白玉的石階上,夜空深邃高迥。 楊玉環斜倚著玄宗,低聲說:“今夜雙星,渡河相會,真是一件韻事。” 玄宗道:“他雙星相會,一年才一次,不及朕與妃,可以每時每刻相守。” 楊玉環卻無端地落下淚。玄宗十分心疼,替她拭去淚水,問她為什麼事而感傷。楊玉環道:“妾想那雙星,雖然一年只是一會,卻是地久天長,年年皆有今日,而妾與陛下,恐怕不能似他們那樣長久。” 玄宗道:“朕與妃生同衾,死同|穴,這難道不是長久麼?” 楊玉環黯然道:“長門孤冷,秋扇拋殘,妾每閱前史,心中多有悽惻。” 玄宗急道:“朕不是如此薄倖之人,今夜可對雙星起誓——”說著便攜住楊玉環的手,同至案几前,拱手作揖道:“雙星在上,我李隆基與楊玉環,情似海深,願生生世世,永為夫婦。” 楊玉環亦斂衣道:“願如誓言,若有違此盟,雙星作證,不得令終。”接著她側身握住玄宗的雙手道:“今夕密誓,妾死生不負。”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令人們千年難忘,白居易《長恨歌》裡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寫的就是七夕月夜李楊盟誓的愛情故事。 這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裡的楊玉環生於唐玄宗開元六年的蜀州,據說出生時胳膊上就有一枚玉環。她的父親楊玄琰曾為蜀州司戶。玉環幼年時父親亡故,她寄養在洛陽叔父家。開元二十三年,嫁與壽王李瑁為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