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小說:金絲鴛鴦墜 作者:沸點123

剿寇,務必全殲,永免後患。戚繼光接旨後,隨即部署了福建海防,便率福建精兵赴粵。

俞大猷得報,領眾將於潮州城門外,等待戚家軍到來。潮州百姓聞戚家軍入粵,湧至城外,列於官道兩旁,都想親眼看看這位威震浙、閩,使倭寇魂亡膽裂的戚總兵。

天色近午,但見東北官道上塵土飛揚,五千官兵,飛奔而來,馬隊在前,步兵在後,旌旗招展,刀槍如林。旗開處,戚繼光全副戎裝,身跨一匹雄偉的白馬,走在最前頭,威武之狀,儼若天神。

戚繼光遙見逾大猷跨馬立於城門外,遂命全部減速,緩緩前進,至距城三十丈處,滾鞍下馬,履步而行。俞大猷見狀,也下馬迎了上去。

戚繼光躬身抱拳道:“末將參見總鎮大人,甲冑在身,恕不能全禮。”

俞大猷也躬身還禮道:“元敬何至於斯!你我位皆總兵,鄰省同僚,如此重禮,下官惶恐之至。”二人跨上馬鞍,並轡入城,戚家軍將士也隨主將進城。

俞大猷大擺酒宴,為戚繼光及福建諸將接風洗塵,並犒勞了戚家軍士卒。宴畢,俞大猷請戚繼光先至書房計議軍機,還邀請了廖志緯前去參贊。

到了書房,分賓主落坐。俞大猷道:“自福建興化一別,倏忽兩年餘,元敬又著戰功。同安、漳浦兩役,只殺得倭寇卸甲空馬,幾至覆滅。有一股倭寇流竄廣東蓮花山中,因下官治軍無為,致使倭寇未有殆盡,殘部仍舊猖獗,實是慚愧之極。今元敬奉旨入粵,定有破敵良策,望不吝賜教。”

戚繼光道:“倭寇殘部逃竄粵境,擾俞公清悠,實末將之過也。漳浦之役末將未能設網嚴密,以致餘寇逃脫。俞公伏甲潮州城下,戮殺倭寇精銳三停,此功非淺也。廣東久無戰事,況士卒體矮而力弱,不似浙江義烏兵剽悍勇猛,致倭寇得以苟延殘喘,非俞公之無為也。末將自接廷旨後,曾同廖先生計議平倭之策,廖先生滿腹經綸,故請見於俞公。”

俞大猷面向廖志緯道:“下官先治軍福建,而後廣東,嘗聞廖先生佐元敬排解義烏鄉礦械鬥,繼而招募新勇,又不避險難,尋得徐達兵書,獻計於閩南軍前,設陣‘牧牛’,斃薩摩王,攻克漳浦,一役而定勝局。且不謀名利,布衣幕僚,真正清高智慧之士,下官由衷景仰,望廖先生教我。”

廖志緯道:“二位將軍太抬愛了,小生不禁汗顏。為今日平倭事,小生竊以為,可使反間計。”

俞大猷道:“我等如何使反間計?請廖先生賜告以詳。”

廖志緯道:“今我等使反間計,有一個絕好的條件。據小生所知,東鄉太郎為日本七段武士,卻總領倭寇餘部,汪義系日本八段武士,則屈居其下。況汪義是漢人,緣田中雄一為倭寇頭目,而東鄉太郎狡獪多智,素為田中雄一所嫉,故此懷恨田中雄一已久。東鄉太郎因田中雄一關係,本與汪義不甚融洽,而今在患難中,才暫解夙怨,狐兔同穴。依小生愚見……定收奇效。”

俞大猷、戚繼光點頭稱善。

且說這日酉牌時分,河田鎮外來了一個樵夫,腰插板斧,肩背一捆柴,至東鄉太郎駐地探頭縮腦,東張西望。有巡邏的倭兵看見,喝道:“什麼人?來此作甚?”

那樵夫道:“煩問頭目一聲,這可是汪義首領的駐地?”

一倭兵道:“刺探我軍情,定是奸細,捆起來!”就要上前。

那巡邏領隊的小頭目道:“慢著。諒他也跑不掉,且問個清楚。”問道:“你是何人,找汪首領何事?”

那樵夫見不是路數,丟了那捆柴,發足便跑,倭寇小頭目及四名倭兵隨後緊追。追了約一里路,那樵夫終因力乏,給倭兵追上,捆綁起來。小頭目取下他腰間板斧,搜其身,在他懷內搜出一封書信,但見信皮上寫道:“汪義首領親啟。”喝道:“你是何人?從實講來。”

那樵夫道:“小可是俞大猷總兵帳下小校,奉總兵之令,來給汪首領下書,煩頭目引我去見汪首領。”

小頭目道:“既給汪首領下書,為何要逃?”

那樵夫道:“這……”

小頭目道:“信中寫些什麼?”

那樵夫道:“小可只是奉命下書,委實不知信中究竟。”

小頭目命倭兵道:“將他押見東鄉大掌櫃!”

那樵夫聽言神情惶恐,眼珠滴溜溜地亂轉,回行約有半里,忽被一塊山石絆了一下,身子向前栽去。兩個倭兵彎腰來扶他,他猛然身形後轉,一頭向小頭目的胸膛撞去。小頭目猝然未防,給他撞了個四腳朝天,頭摔在山石上,疼痛難忍,殺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