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變(3 / 4)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樣樣稀鬆

問,甚至還和他暗通款曲,走私貨物,但這只是暫時的隱忍。他也掙錢,他也擴充,但與明軍壯大的速度一比,簡直不好意思說。他的眼線送來的情報,都是明軍槍炮犀利,戰陣嚴整,攻城拔寨、勢不可擋。讓他的壓力越來越大。

難道只能雙手奉上自己的苦心經營,俯首稱臣?他奮鬥了大半生,以犧牲上千上萬人的代價,換取了一頂王冠,獲得一方土地。希圖永鎮,世享福貴。誰想到竟然落到這番境地。迷夢一個個被打碎,他將失去所得到的一切,兩手空空地俯首聽命,了此殘生。

不甘心哪!吳三桂揮手令旁人退下,他需要一個人待著。他的憤激、不平和悲嘆……不想讓別人看見,看出他的迷茫和軟弱。

*******************************************************************

戰事一日不止,兵馬一日不寧,則清廷軍費益繁,愈難支撐。何況北兵南調。路途遙遠,糧餉耗費更巨。而我軍於內線運兵,佔一地則勢強一分,救一民則力勝一分,故愈戰愈強,愈強愈勝。然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望吾皇明各軍將士克服困難,努力向前。奮勇作戰,以竟中興之全功……

諭令透過各種渠道傳達給各支明軍,並在邸報上全文登載。意味著大反攻的開始。戰事愈加激烈,各地明軍鼓勇奮戰,捷報頻傳。

荊襄地區。

討朔軍棄守鍾祥後,由東進逼夷陵,夔東根據地內的留守兵力乘香溪口阻擊戰之勝,也傾巢而出。與長江水師衝出三峽,攻破秭歸。由西迫近夷陵,一場大戰由此在水上、陸地激烈展開。

激戰一天。長江水師截斷鐵索,轟開“滾江龍”,燒燬木城,盡毀夷陵重建的江防工事;討朔軍於夷陵城東擊敗迎戰的清軍,火槍、火炮盡顯威力。隨後,水陸大軍合攻夷陵,炮火紛飛,槍聲不斷,明軍攻勢如潮,志在必克。

提督董學禮意識到生死成敗決於此戰,除了向武昌告急請速派援兵以外(就夷陵戰役而言,武昌清軍已入漢水反攻鍾祥,所以求緩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致力於加強防守。他責成部將分汛把守,自己坐鎮城內最高處排程指揮。為了鼓舞士氣,他一面“大書賞罰之格,懸示城頭”,一面“以小刀自隨,指其地以告將士曰:“此本提督報國之所,不令諸君獨冒鋒刃也。”

但這負隅頑抗很快便被瓦解。長江水師以艦載長炮猛轟城池,炸塌城樓,董學禮帶著他的小刀“為國盡忠”了。主將陣亡,夷陵城內的湖廣清軍陷入混亂,士氣一落千丈,南營遊擊王進忠、前營守備張所蘊開城投誠,重鎮夷陵為明軍所克,三峽門戶由此而開。

江西。

滅朔軍第一師與留守撫州的徵朔軍第二師協力配合,一攻一守。魏君重率部攻入臨江府,連克新餘、袁州(現宜都),直逼萍鄉,盡顯明軍第一主力的強悍。贛西棚民起而響應,並攻破萬載、新昌(今宜豐)。

湖南。

徵朔軍由贛州出發,循著清軍撤退的路線,一路西進;殄朔軍第二師、第三師由韶關、賀州而出,兩路向北,攻入湖南。三支大軍於郴州以南的宜章會師,五萬大軍遂合擊郴州。

大軍壓境,炮轟、坑道齊用,郴州清軍勉力支撐,敗勢難挽。由贛州退入湖南的清軍本就戀土不願離鄉,見敗亡在即,群起譁變,開城投誠。

郴州已下,明軍稍加整頓,挾大勝之威,繼續向北挺進,進迫湖南重鎮衡陽。

江淮。

翼國公馬自德率領不斷擴充的破朔軍以崇明島為基地,越戰越勇,在楊彥迪所率艦隊的配合下,攻破通州(現南通),而後繼續沿江西進,進攻有“扼江海門戶”之稱的重鎮靖江。

江浙。

得到鄭家兵將補充的水師實力大漲,由靖海侯鄧耀率領,從舟山出發,直入三門灣,襲佔寧海縣,並向北攻擊,威脅寧波。待清軍集結反攻之時,從容遷民而去。

不過兩日,鄧耀又率部出現在金山,登岸奪取該地並威脅嘉興。如此飄忽來去,江浙廣闊的海岸線成了水師縱橫馳騁的戰場,江浙清軍處處設防,卻兵力不足;稍露破綻,又被明軍襲擊得手,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對江浙清軍形成牽制的不僅僅是明軍水師,還有控遏了分水關、仙霞關的閩省滅朔軍。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形勢,滅朔軍卻並不消極,不時做出擊之態,迫使衢州、麗水、溫州一線的清軍難以分兵他顧。

最有力的一次牽制則是魏王馬寶親率第二師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