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知進退,入貴州(1 / 4)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樣樣稀鬆

如果在朱永興掀起抗清風潮,並且節節勝利之前,只要朱三太子平安出現,天下人就會把這看成一個奇蹟,是一個徵兆,證明上天依舊眷顧大明,天命並沒有生轉移。即使是販夫走卒,也可能會因為朱三太子的號召而奮起為大明出力。就好比朱以海和張煌言這兩個人,儘管他們和朱慈煥的利益並非完全一致,但仍然會為這個訊息所激動。

但現在形勢不同,朱三太子的出現會對現在以朱永興為主的政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對現在的抗清戰爭是利是弊,便是需要好好思量了。

“據殿下密信中說,五皇子在江浙隱姓埋名,入贅胡氏鄉紳,以教書為業。”張煌言皺著眉頭說道:“微臣在舟山的舊屬也來了書信,所述類似。只是這真假尚需求證,岷殿下已有了將其營救出來的行動。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位五皇子很快便會來到廣州。”

朱以海認真聽著,思索了片刻,說道:“孤已退位就藩,日後莫要再說微臣二字。”停頓了一下,便就著三太子的話題繼續說道:“隱姓埋名,還入贅胡氏,這哪裡應是烈皇之子當做的事?嗯,孤記得弘光朝時出過一個偽太子,弄得人心混亂。此前車之鑑,不可不吸取啊!”

“微,下官也是這樣想的。”張煌言頗為贊同地說道:“此時中興形勢一片大好,萬不可動搖人心。可萬一真是五皇子,便不可為韃虜所捕獲。岷殿下欲營救其來廣州,怕也是有這樣的擔心吧!”

“是啊!”朱以海輕輕點頭,“此時萬萬不可內亂。亦不能給韃虜混淆視聽的機會。秘密營救,秘密甄別,秘密處置,嗯,這樣好。這樣好。可為何要交給你處理呢?”

“這個——”張煌言想了想,說道:“可能因下官是刑部尚書吧!”

魯王朱以海疑惑地看著張煌言,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合理的解釋。

張煌言輕輕嘆了口氣,說道:“今上南狩,岷殿下不想沾手此事,也是有苦衷吧?”

魯王朱以海沉吟了一下。輕輕頜首,覺得這應該是很接近正確答案了。他覺得朱永興是不想背上壞名聲,反正所謂的朱三太子看起來也不象是胸有大志的樣子,由別人說真說假,不僅不易產生流言蜚語。也對他構不成什麼威脅。大位已定,弘光不讓太子,永曆也不會讓位於五皇子。這樣看來,朱三太子的身世固然顯赫,只要不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

至於讓他參與甄選,或許是因為這應該屬於皇家宗室的事務,他是親藩。作出的判斷應該更能讓人信服。

“岷藩身為遠支宗室,能統合各部,能有現在的成就。能成為中興大明之望,皆是靠自身的努力和能為,孤便暫留廣州,幫他一把。”魯王朱以海感慨地說道:“他比孤勇敢,比孤神武,此番若能威壓吳三桂。使其反正來歸,則江南戰事可定矣!”

張煌言張了張嘴。並沒有說出什麼來。雖然他與魯王的感情極深,但現在的形勢下。魯王退讓應該是明智的選擇。若因他胡亂勸說,魯王再起雄心的話,內訌將是朱永興毫無疑問地取得勝利,而魯王必將因此而引來殺身之禍。

“江南若下,依岷藩的大志,便要效高皇帝北伐了吧?”朱以海把目光投向窗外,幽幽地說道:“本王若能歸葬祖墳,復有何求?”

張煌言聞言大驚:“千歲春秋鼎盛,何出此言?”

“孤的身體如何,心中有數。”魯王微微一笑:“再加調養,然病根難除啊!希望岷藩能早日光復華夏,孤也想著能撐到那一天呢!”

魯王朱以海有著顯赫一時的“皇家血統”:他的祖上、第一代魯王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藩封于山東兗州。算起來,朱以海應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世孫,崇禎帝朱由檢的族叔,

作為皇家子弟,朱以海本來一生應該過著金衣玉食、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生活。但是,歷史卻沒有給他這樣一個好的機會,相反,他一生經歷的幾乎全是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患難生活。

朱以海的父親朱壽鏞死後,朱以海的哥哥朱以派被嗣封為魯王。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兵南下山東,攻破兗州,朱以派遇難。朱以海也差點被清軍殺害,死裡逃生後於崇禎十七年二月襲封魯王。同年三月,大順軍攻克北京,進兵山東,朱以海南逃,在弘光帝朱由崧時期寓居於浙江台州。

當時,浙江東部各地的反清運動風起雲湧,朱以海能毫不猶豫地在強敵壓境之時毅然肩負起抗清的旗幟是難能可貴的,但他畢竟是深養王宮之中的龍子龍孫,過慣了腐朽荒淫的貴族生活,因而不肯放棄小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