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保寧(2 / 2)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樣樣稀鬆

,被動防守要好。

但對於高明瞻等人來說,在心理上卻難以接受阿爾津這種置他們於險地,能救則救,不能救則棄的態度。若是在清廷強勢的時候,高明瞻等人可能會選擇戰死,或者自殺,以效忠朝廷;但現在,當清廷的頹勢越來越明顯的時候,他們便多了一個選擇,便在心裡種下了反叛的毒草。

就如同甲申之亂時,北方的明朝官員和將領對崇禎和北京的朝廷失去了信心,在李自成揮師而來時,便紛紛放棄抵抗,降者如潮。現在的情形也差不多,越來越多的人會重新審視自己所要效忠的物件,重新評價自己如何去做才最符合本身的利益。

一個頹勢難挽的朝廷,真的值得自己賠上身家性命嗎?這個疑問,將越來越多地浮現在北方清廷漢人的文官武將的腦海中。

“朝廷本已有意確保陝西,又遲疑著不肯輕棄川北之地,優柔寡斷,自招禍患。”王明德說話露骨起來,咬牙切齒,忿恨之情溢於言表。

高明瞻斜瞅了王明德一眼,嘆息道:“本撫的家眷在京師,如之奈何?再者,二譚會留在保寧吧,他們曾反叛明軍,定會拼死頑抗。”

二譚指的是被清廷封為向化侯的譚詣和慕義侯的譚弘,這兩個人在夔東十三家聯合進攻重慶之役中刺殺譚文,倒戈反叛,以致戰局逆轉。正因為如此,這兩人已經失去了再度嚮明軍投誠的機會,必然會為清廷死忠到底。

王明德突然狡黠地一笑,低聲說道:“憑大人的威望,二譚算個什麼?至於大人的家眷,您想必知道那吳三桂的兒子從京師逃出一事吧?再者,朝廷豈會為難盡忠而死的大人家眷?”

高明瞻悚然一驚,幾乎跳了起來,死死盯著心腹愛將,見到王明德擠了擠眼睛,突然會意,咧了咧嘴,難看地笑了起來。

“這可需要那邊通融,才能讓朝廷相信本大人與城偕亡,盡忠死節啊!”高明瞻眼珠轉了又轉,思索著計劃成功的可能。

“秘派使者又有何難?”王明德說完停頓了一下,咬牙道:“儘快告之阿爾津的動向,讓明軍截殺,再擒獲二譚,亦算是大功一件吧?”

高明瞻眯起眼睛思之再三,狠狠地點了點頭,說道:“那便如此辦理,你是本撫最信任之人,全交給你了。”

“卑職絕不辱命。”王明德深施一禮,轉身邁步走了出去。

……………..

滿清入關並且南下滅了弘光政權後,兩支農民軍——大西軍和大順軍餘部都有聯明抗清的舉動和主張。但由於實力不同,以及永曆帝依附於大西軍的緣故,大順軍餘部是飽受排擠,並且與大西軍是素有隔閡的。

尤其是當孫可望請求永曆朝廷加封秦王的時候,忠貞營將領表示不滿,高一功、黨守素曾經親自出面訓斥孫可望的使者,大意是原大順軍和原大西軍地位相類似,大順軍餘部聯明抗清後,將領最高只封公爵,孫可望卻堅持要朝廷封他為一字王,有欠公允,甚至說出了“兩家兵馬,彼此所知,鞭弭橐鞬,足以相當也”的威脅性語言。

而早在李自成、張獻忠生前,雙方的關係便已經因為爭奪四川而兵戎相見,封秦之爭無疑又加深了裂痕。到了孫可望出兵貴州、四川,清軍侵入廣西時,大順軍餘部改編的忠貞營既打不過清定南王孔有德部,又不願依附於孫可望,剩下的道路就是領兵北上夔東,在荒僻之地獨成一家了。

十幾年後,兩方的兵馬又相遇了,在保寧城郊,兩位曾經是各不統屬,現在則是屬於同一陣營,共同為明廷效忠的將領會面了。

晉王、鄭王,同樣是一字王,若真按資格和威望比較,晉王李定國顯然要比鄭王劉體純的身份尊貴。但在相會的禮儀上,兩人卻是平等而客氣的。

而從雙方統率的兵將,那些還抱有積仇舊怨的已經很少,大量講武堂軍官充斥軍中,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兩軍之間的牴觸和衝突。同樣的,晉王李定國的心態已經調整和改變了很多,門戶之見被大半拋棄;鄭王劉體純則是個識大體、有心胸的,特別是由國公至親王的簡拔,感激之餘便是凜懼、持重之心。(未完待續)R655(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