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兵至南京(2 / 4)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樣樣稀鬆

。”。

取得這樣巨大的成果,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清軍在長江下游的兵力單薄,三個重兵集團一在南昌被殲滅,一在武昌被圍攻,一在江浙被滅朔軍牽制;二是當時反清復明勢力的社會基礎還相當大,各地紳衿百姓不忘明室,明軍於西南崛起並屢戰屢勝,使他們重燃希望,盼之久矣;三是明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使士紳百姓簞食壺漿,傾力相助。

而明軍的戰鬥力,以及動用的大軍,更是遠超當年鄭成功所發動的長江之役。不算其他戰場予以配合的明軍,東西會師之後,陸軍便有殄朔、蕩朔、破朔三個軍,以及一直擔任朱永興近衛師的靖朔軍第一師,再加上水師陸戰隊,已經超過了十三萬之眾;水師更是有兩千餘艘大小船隻,官兵兩萬餘人。在裝備上,明軍擁有的火槍火炮的數量和威力更不是當年的鄭軍可比。

此時明軍兵抵南京,形勢與鄭成功長江之役時又大不相同。上游州縣、水路多為明軍所控。不必象當年鄭軍,擔心清軍由這個方向趕來增援;明軍水師更為強大,炮火更猛,清廷想從北方增援,如何渡江。便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而江浙清軍固然能夠回援,卻要面臨被滅朔軍銜尾追擊的危險,且要盡棄江浙要地。

這個時候便看出之前穩步進取的好處了,周邊無強敵,進抵南京城下的明軍可以說是後顧無憂。當然,清廷在江浙不斷投入兵力。此時南京的清軍數量也要多於長江之役時,有一萬有餘。而在明軍勢如破竹般向南京逼進的時候,為了保衛南京,南京的江南總督郎廷佐不惜以放棄部分州縣為代價,從附近地區調集一切可用的軍隊。同時向清廷發出十萬火急的求援奏疏。

“自海逆於京口得志後,賊勢大盛,於十三日,已溯江逼近江寧。時因城大兵分,力薄難支,懇請速從京師調遣大兵前來,方可恢復,大江兩岸城池亦不致失守。”

“賊兵水陸二十餘萬、戰船兩千餘艘。猖獗之勢更勝鄭逆。現攻下鎮江、太平、寧國等府,浦口、*、丹塗(當作丹徒)等州,欲攻圍南都。危如壘卵,乞發大兵南下救援撲滅,免致燎原焰天”。

郎廷佐的奏疏或有誇大之嫌,但此次明軍進攻南京的兵力和氣勢確實強大,使其惶恐難安,以致在奏疏中發出窘迫之語。

但些時求援已經晚了。朱永興不會犯鄭成功那樣的錯誤,更知道太平軍是如何攻破武昌和南京的。城牆雖高大堅固。依然難擋爆破之術。

一月十九日,朱永興駕臨南京城下。此時。殄朔軍在獅子山立營,蕩朔軍於雨花臺駐紮,破朔軍屯紮西南角,並沒有四面合圍南京。這是吸取了鄭成功失敗的教訓,十餘萬大軍雖然佔據壓倒性優勢,但明代的南京城垣周圍非常廣大,要將南京包圍得水洩不通,是有困難的。且分兵則勢弱,當初鄭軍分營圍城,便是被清軍分頭擊破的。

最多七天破城,能有多少清軍入城增援?朱永興趕至獅子山,立刻召集各軍將領進行了戰役部署,命令各軍工兵集中起來,全力由靜海寺、天后宮開挖地道,突破口即是城北儀鳳門。同時在城南雨花臺附近架設炮兵陣地,作為佯攻掩護。又命水師和陸戰隊並陸軍一部進攻江北的江浦、浦口,阻遏江北清軍的增援。

為什麼要急著攻破南京?在朱永興與參謀們的推演中,還有一個方案,便是故意拖延,待江南之敵全聚於南京後再一鼓全殲。但朱永興記得一句話,叫夜長夢多。

如果能儘快攻取南京,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而且在政治意義上有巨大的影響。南京一下,然後分兵四出,仍在觀望之中的清綠營官兵和更多的漢族官紳必然反正來歸,頑固不化者則聚而殲之,明軍即可迅速佔領江南,從而形成與清廷一輪新的對峙。

該緩時緩,該急時急。朱永興要在開春前解決江南戰事,不耽誤春季耕種,以備明年大舉北伐。所以,在有利態勢達成之後,立刻兵行如火,展開了雷霆萬鈞,並是蓄謀已久的推進和攻勢。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明軍各部在接到諭令後的配合是默契的,都在發揮著作用。如果因為要追求過度完美,而喪失了最後的勝利,那朱永興是永遠不會原諒自己的。

軍議已畢,朱永興帶著幾名高階將領和親衛登上獅子山眺望,不禁慨嘆道:“虎踞龍盤?莫不是諸葛亮虛言欺騙孫權?看這山,既不高,且山勢多平緩,易攻難守。北面被視作天險的長江又是江面開闊,流勢亦不急。若是在此山上架起重炮,轟到城內當無問題吧?”

從軍事角度來說,城外的山、河對保衛南京作用不大。宋朝時擋不住趙匡胤的大軍;在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