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和作用。
……………
永曆十六年(康熙元年)八月二十六,由夔東十三家改編而成的討朔軍由房縣出發,劍指鄖陽(現十堰地區)。
為什麼討朔軍只訓練整頓了二十餘日,為什麼改變了沿長江順流而下奪取夷陵的作戰計劃?這其中有糧草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情報部門傳來的訊息,使討朔軍改變了作戰計劃。
說到糧草,自然是因為夔東地區較為貧困,難以支應大軍集中於一地;至於情報,則是鄖陽、襄陽兩地的策反工作取得了突破,造成了進攻的有利時機。而且向鄖陽攻擊,又可招攬大量流民,以為拓展川東之用。
鄖陽府是明朝成化十二年開設的,而設府前,在中國長達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境內卻從未建立過相對完整、統一的郡府建置,所轄地是分散隸屬於周邊郡府的。為什麼恰好在明代中期要設立一個鄖陽府?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明朝中期以後,政治*,皇帝昏庸、宦官專權、吏治敗壞,土地兼併劇烈,又時逢連年災害:水災、旱災、蝗災等災害頻繁發生。種種惡劣的社會生存環境。造成明朝中期以後大批農民失田失業,大批的農民背井離鄉,四處逃亡,流民遍及全國。成為明朝中期以後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荊襄地區便是當時最大的一個流民聚集區,破產的農民如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湧進,鄖陽地處荊襄地區西北部,元朝至正年間這一帶就已有流民聚此,當時官府將這一帶作為封禁區,是不許百姓遷入的,但是直到元朝滅亡也莫能制。明朝建國初,朱元璋延續元制,對荊襄地區仍實行封禁政策, “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最大的封禁山區便是以鄖陽為中心的荊襄地區。
大批流民選擇荊襄地區是因為當時該地區人煙稀少,容易獲得墾地。同時這裡的氣候介於南北方之間,比較溫和,雨水適中。既可以種水田,也可以種旱地。荊州、襄陽、南陽三府兼有水路之利,“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陸種,而南北流民僑寓於此者比他郡為多”。
而明廷 “恐流民聚眾鬧事”,壞了統治秩序。朝廷採取強令驅趕和強制遣散流民還鄉的政策,其結果導致朝廷封山與流民反封山的矛盾空前激化。終於釀成歷史上有名的二次荊襄流民大起義。
兩次聲勢浩大、驚心動魄的起義被朝廷武力殘酷鎮壓下去之後,荊襄流民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成化十二年(1476),河南歉收,饑民又是潮水般地湧進荊襄地區,“入山就食,勢不可止。流民復聚如故”。採取強硬的封禁政策與措施,明廷擔心又會激發強烈地反抗,因而被迫尋求武力鎮壓以外的策略與措施來治理流民問題。
於是,明廷決定將鄖縣從襄陽府之均州劃出,升為府。定名“鄖陽”。 鄖陽府的設立,可以說是專為安置荊襄流民而為,也可以說是荊襄流民為爭取生存權而進行長期生死鬥爭的成果。
鄖陽、谷城、襄陽都屬於漢水流域,谷城位於襄陽的上游,而鄖陽又是谷城的上游。討朔軍此次出兵到底會不會到達襄陽城下,還要根據出兵後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糧草收穫足夠支撐,便可以直逼襄陽城下。如果所得很有限的話,則鄖陽、谷城大致就是此次明軍的主要目標。
以戰養戰,邊戰邊招攬流民擴大生產,這對於以地貧民瘠的夔東地區為根據地的討朔軍來說,則是有些無奈的發展道路。
駐紮在竹山、房縣地區的郝搖旗所部曾多次騷擾過鄖陽和谷城,但裝備簡陋的他們並沒有把攻克城池作為目標,而主要是在在府城和周圍收集一些物資和人力。雖然鄖陽府的城牆並不是十分高大堅固,但也不是這些缺乏重炮、攻城武器的明軍能夠輕易撼動的。
而討朔軍此次出動卻是雄心勃勃,一部直逼鄖陽,一部進迫谷城,這對於軍中的很多將領來說是很難理解的。雖然進迫谷城有牽制的作用,分兵而進又能儘量多徵得糧草,但分兵勢弱,攻克城池的把握豈不是大大降低?
但事實證明,長江水師帶來的教官和專業兵種,以及南明政府的情報機關,都是極為關鍵和重要的助力,戰役程序的順遂完全出乎了眾人的意料。
永曆十六年(康熙元年)八月三十,討朔軍第一師一萬五千餘人進抵鄖陽城下。而鄖陽的文官、武將還是採取以往的應對策略,根本不打算與明軍在野外交戰,而是下令放棄所有外圍據點、烽火臺、驛站,把其中的物資和人員,以及近郊的居民以及居民家中的糧草也搬入城中。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樣堅壁清野之後,便能使明軍的收穫較為有限。明軍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