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永興認為形勢剛剛有起色,說扭轉都不妥當,但易成等人卻沒有他的這份謹慎小心。
在他們看來,雲南,四川,廣西,廣東,還有安南佔領區和湄河兩省,這已經是足以立基,足以與清廷抗衡的資本。就算是與大西軍最強盛的時候,如今西南明政府的地盤和實力,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永曆君臣在緬甸已經被控制,政府內部也被日漸掌控牢固,連晉王李定國也放棄了他曾經擁有的全部權利,接受了朱永興的領導。當然,從理論上來講,如果朱永興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地追究西營官兵的過去,那晉王還是會抵抗到底。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小。
朱永興好象真的忘了大西軍的過去,他的以身作則,再加上文官體系的變化,更讓大西軍官兵少了很多歧視,那種言語上的不屑。待遇自不必說,戰有賞,傷有治,死有恤,退役之後有安置。原大西軍的將領正在放下心來,並讓他們的子弟積極融入。因為明軍在不斷勝利,他們的子弟有更多的機會建功立業。
大西軍正成為歷史,隨著朱永興的閃耀,永曆也正在人們心目中淡薄。原因很簡單,皇上呆在緬甸,似乎大家的日子更好過了。西營的大部分將領對大明和永曆並沒有多少感情,在朱永興的領導下加官晉爵,不斷獲得勝利,前景光明,誰還會念念不忘地要接回永曆?
有得志者,便有失意者,這是沒辦法改變的現實。散佈謠言、想逼迫朱永興入緬迎駕的那些人,對朱永興的忠實追隨者來說,總是個威脅。所以,不能給他們把柄,不能給他們再掀風浪的藉口。
朱永興英明睿智。生活簡樸,作風平和……優點很多,不必一一敘述。而有可能被人詬病的除了迎駕、改制外,便是正妃未定了。迎駕之事已經壓了下去。訊息隔絕,還不是朱永興說什麼就是什麼;改制嘛,得到好處的是多數,那些失意者難以形成強有力的群體;只是這正妃,如果不確定,籌劃好的篡位行動勢必有瑕疵。
攻掠江南已經時日不多,文風鼎盛、文人薈萃,同時也意味著尊奉正朔、重視傳統。朱永興面臨的壓力將驟然增加,無論是迎駕、改制、正妃等等,一切不合舊體制、舊思想的行為和言論。都將遭到指責和批評。
而正妃似乎是最容易解決的,娶個漢家女,不管得不得寵,倒是絕了眾人之口。在易成等人看來,只要朱永興有意。簡直是易如反掌。但朱永興一直避諱著這件事情,身為屬下,易成等人也不能絮絮不休,惹朱永興發怒。
而從人選上看,易成和鄭家顯然還沒有找到理想的物件。根據大明的傳統,以及自身的利益,朱永興的正妃應該是沒有顯赫身份背景的人家的女兒。如果岳家本來就很有勢力了。那就可以靠著女兒的尊貴來進一步壓制異己,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這一點,是多數大臣,以及鄭家所不願看到的。
相貌秀麗,知書答禮,還有天足。這是必要的條件。朱永興對小腳女人不感興趣,易成等人早就知道。溫婉賢淑,性情柔順,則是看到朱永興對夢珠的寵愛後,為了避免日後打壓夢珠而招致朱永興的不滿。而特意強調的。
現在,朱永興並未帶家眷來廣州,在易成等人看來,確是個絕佳的機會。一來朱永興孤身,很容易對女人產生心思;二來則不會被夢珠所怨恨,畢竟,事情成與不成,易成也沒有多大把握。
“先挑些利索可靠的人手,把王府打掃收拾乾淨。”易成想了想,覺得還是讓鄭家出頭辦這事比較好,“要聰明機靈的,粗手笨腳的倒讓殿下心煩。再有一個月,便要過年了,偌大王府,一點喜慶氣氛也沒有。然後呢,便是往府中添置侍女。府中下人本就很少,這個理由也說得過去。若有殿下看得上眼的,便留下;若是殿下要打發安置,有我安排,便讓她們各回各家。”
鄭昭達無奈地苦笑,“若是殿下見都不見便回絕,嘿嘿,少不了又要訓斥一番。”
“殿下是口硬心軟,難道他不知這是鄭家的好意?”易成倒是挺不在乎,“訓斥幾句又怕什麼,若是事成,也是替殿下掃清了上位的一個障礙,殿下豈能不感念鄭家的忠心?”
鄭昭達點了點頭,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先生,您看鄭家棄商從政如何?”
易成愣了一下,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暫且不可。殿下讓鄭家主營商業,自是考慮到鄭家以商起家的原因,卻也是信任鄭家的表現。在各個地方,各個重要部門,都安排自己信得過的人手,說白了,這是殿下的手段。在沒有可替代的人員出現前,鄭家不可輕易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