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萬人翹首歡呼,掌聲不絕。
9月9日舉行受降儀式。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內隆重舉行。
當時,由中山東路原黃埔路口到中央軍校禮堂門前,沿著柏油路兩旁,每隔五十公尺樹立一根漆著藍白紅三色條紋的旗杆,上懸聯合國旗。
旗杆旁邊,並排站著新六軍的武裝士兵和憲兵,他們頭戴鋼盔,腳穿皮靴,身著嗶嘰服,戴著白色手套,手持衝鋒槍,莊嚴地挺立著。
第一二零章。 最有意義的日子
一。
黃埔路口有一座用松柏葉紮成的高大牌樓,上綴“勝利和平”四個金色大字。
中央軍校大門的上方掛著一塊橫額,藍底之上楷書“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八個白色大字。在門外的牌坊頂端嵌著一個巨大的紅色“V”字,以示勝利之意。
其下方懸掛一塊紅布橫幅,上面貼著“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會場”十四個閃閃發光的金字。
大禮堂的四周,也彩飾一新,正門和其他出入口都有新六軍的戰士和憲兵守衛,警戒森嚴,氣氛十分嚴肅而且熱烈。
大禮堂的正門上,懸掛著中;美;英;蘇的國旗。
禮堂內的圓柱和廊柱上,都繞以藍白紅三色布條,並環插中;美;英;蘇的小型國旗和聯合國旗。
面對正門的壁上掛著孫中山先生遺像和國民黨的黨;國旗。
禮堂正中為籤降地所在。
在中山先生像的一方置一長條桌,上鋪白布,為受降席,備有五把靠椅。
其對面也置一長條桌,上鋪白布,另置坐椅七隻,為投降席。
受降席中間主座桌上置一漆盤,內有墨;硯;毛筆;印盒等物,還有一個麥克風。
大廳上方懸掛著四盞巨型吊燈,光照全場,更顯輝煌。
在受降席和投降席之後方,各站立八名新六軍武裝戰士,肅然挺立,警衛著會場。
這天,南京城到處呈現著一片歡樂的景象,街頭巷尾,人人喜形於色,流露出對勝利和平的歡欣。
八時四十五分,日軍投降代表岡村寧次大將等,分乘汽車三輛,自中國蔡映雪上校接引到中國陸軍總部,在廣場下車時,中外攝影記者紛紛攝取鏡頭。
陳穎弘上校接引他們進入休息室,這時應邀觀禮人員,都已依席次坐定。
禮堂中央為受降席,受降席前設一較小長案為日本投降代表席,其後各立儀容整肅計程車兵十二名。
受降席和投降席四周,環以白綢,左側為高階將領席及中國記者席,右側為盟國軍官席及外國記者席,參加者共達千人。
在受降席的右側為中國和盟國軍官的觀禮席,左側為記者席,樓上為其他官員觀禮席。正門入口處設有簽到處,上午8時50分,場內已座無虛席。
8時52分,懸掛在受降席和投降席上方的四個大型水銀燈突然放光,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在全場矚目之下,由禮臺後方休息室走進會場。
緊跟何應欽入場的是海軍總司令陳紹寬;第三戰區長官顧祝同;中國陸總參謀長蕭毅肅;空軍第一路司令張廷孟。
二.
岡村走進來,有人已經在大門口迎接他,他們一行七人,作為禮儀的陳穎弘身穿美式毛料嗶嘰軍服,腳穿高腰皮靴走在最前面,引導他們。
陳穎弘,蔡映雪,趙欣茹,孫美萍,朱鳳春,潘淑琴,柴倩如,田秋芬被任命為禮儀保衛負責會場內要員的應急保衛。
岡村走在第二位。
陳穎弘帶領他們走到投降席。
她手一指,岡村站在投降席的中間,到齊後,向何應欽鞠躬,何點點頭,他們才坐下。
依次坐於岡村寧次大將的左側,###方面艦隊司令長官海軍中將福田良三,臺灣軍參謀長陸軍中將諫山春樹,第三十八軍參謀長陸軍大佐三澤昌雄,依次坐於右側。
日方七位代表,都是光頭,穿軍服,未佩帶軍刀。
日方譯員木村辰男,仍著赴芷江洽降時的灰色西服,以立正姿勢,立於岡村寧次之後。
岡村就坐時,把他的軍帽置於案頭,其餘都始終握在手中。
日軍代表入席後,何總司令便向中外記者宣佈:“攝影五分鐘!”
中外記者驟形忙碌,紛在四周和走廊上拍攝電影和照片,我受降大員的雍容儀表,和肅然危坐的日軍投降代表,一一攝入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