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時零四分,何總司令命岡村大將呈出證明檔案,岡村轉命小林總參謀長呈遞何總司令。
何應欽;岡村分別在日本政府降書中文字上簽字蓋章,各執一份。
接著岡村接受蔣介石第一號命令,並在命令受領證上簽名蓋章。
降書籤字儀式歷時20分鐘結束。
到此受降儀式全部結束。
9時15分,何應欽命令岡村等退席。
歷時15分鐘的中國戰區120萬侵華日軍的投降簽字儀式,到此全部完成。
何應欽即席發表廣播講話:“敬告全國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已於9日上午9時在南京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艱苦奮鬥的結果,這對東亞及全世界人類和平與繁榮從此開一新的紀元。”
9月11日,全部美式裝備;軍容盛大整齊的新六軍正式從中華東門開進南京市區。
陳穎弘,蔡映雪,趙欣茹,孫美萍,朱鳳春,潘淑琴,柴倩如,田秋芬她們所率領的軍統女子別動隊也行進新六軍的序列裡;顯得格外令人矚目。
9月17日,新六軍在南京接收日軍投降工作部署完畢。
原在南京城區及外圍投降日軍,分別在中方所指定地點;湯山;仙鶴門;棲霞鎮等地集中,分批自動繳交武器。
20日,南京城內已無騎馬;帶槍;佩刀的日軍官兵出現。
但受降具體事宜任重道遠。
第一二一章。 集權機構的核心
一。
蔣介石的侍從室這一機構,過去是非常惹人矚目的。
因為首先,從當時所處的地位來看,它是蔣身邊的一個最親信的保密工作單位,目標是很顯著的。
其次,它是直接秉承蔣介石獨裁統治的實際權力的機構,其頂頭上司又是國民黨中沂稱“最高領袖”的蔣介石。
凡是在國民黨統治下面工作的黨,政,軍各界,以及直接同蔣接觸的各方面朝野人士,有很多人都曾和它發生過聯絡。
在解放前,蔣介石的侍從室這一特殊機構,成為眾目睽睽,自是可以理解的了。
蔣介石的侍從室的出現,不是偶然的。
它是為了蔣個人的政治目的和需要,組織起來的一個獨裁統治的御用工具。
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的侍從室不斷發展擴大,從原來的第一,第二兩個處,擴增到3 個處,編制和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周密了。
這一時期是這個機構發展的重要階段。
侍從室人員精於,業務集中。
因為它隨時準備跟隨蔣出發到各地活動。
根據蔣介石的意圖,如果機構龐大了,運用就不靈活,而,住也不便於掌握。
從兩處主管的業務重點看來,侍一處的第二組,最多隻有三四個參謀人員,待二處的第四組也只有兩三個秘書人員,兩組的工作是很繁重的。
從侍從室改組後,這兩個組的負責人也可以看出,蔣介石對它是多麼重視了。
第二組組長是由錢大鈞自己兼任的,第四組組長是由政學系政客楊永泰一手培養起來的得力助手董方擔任的。
因而這兩個組也就形成了蔣介石的侍從室的核心。
在後來1946年,侍從人員先後由重慶所謂還都南京,這時的侍從室所屬單位已改為參軍處;文官處,參軍長商震;文官長吳昆昌,設在長江路。
侍衛長室也改為警衛室,主任是黃埔軍校二期生黎鐵漢,隨蔣的官邸,設在紫金山麓的香林寺。
蔣介石有時到官邸各辦公室巡視。
1946年的一天,蔣在侍衛官護衛下,走進香林寺附近的國防部電臺,他看到發報機上有灰塵,就責問電臺臺長幾天擦一次,臺長回答,每天小擦,一星期大擦洗,蔣介石拖著臺長的右食指在發報機上劃,滿指是灰塵,便怒目責怪他不誠實,馬上下令把少將臺長禁閉起來。
南京氣候乾燥多灰塵,在場的人都知道臺長說的是實話,但誰也不敢代其解說。
二.
侍六組的業務是直接秉承蔣的意旨處理的。
除了侍一,侍二兩處主任可能知道有關的一部分情況以外,其業務對侍從室內部也是嚴密封鎖的。
至於侍一處和侍二處的工作,則由兩處“主任”直接對蔣負責。
抗戰時期,蔣介石以戰時體制為藉口,不斷打破行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