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1 / 4)

而且湘西河流縱橫,即使日軍越過了雪峰山脈,進入芷江盆地,因河川夾在中 國軍隊陣地前面,對防守的一方也是有利的。

所以,何應欽對湘西戰役滿有取勝的信心。 。 想看書來

第一一三章。 一塊英雄的土地

一。

芷江地處雪峰山脈,武陵山脈南麓和雲貴高原苗嶺山脈東延末端。

這裡是雪峰山區一座古老的小城,四周高山重疊,森林茂密。

抗戰初期,城裡居民尚不足兩萬。

隨著國民政府軍在華北,華東等平原地區的敗退,許多軍政機關,報社和學校陸續遷到這裡,加上這裡剛剛建成中美最秘密的戰略航空基地,人口驟然增多,達十多萬人。

芷江,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更是一塊英雄的土地。

抗戰進入高潮之後,這裡一度成為國民政府軍的重要指揮中心。

盟軍的飛機從這裡起飛,轟炸日軍在中國境內的鐵路,公路運輸補給線乃至日本本土。

因此,芷江成了侵華日軍首領岡村的眼中釘。

雪峰山下,一度硝煙滾滾,血流成河。

中國軍民的保衛戰,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翻開整部中國抗戰歷史,人們發現在淞滬會戰,平型關大戰,忻口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湘西會戰等幾次著名戰役中,國民政府軍隊唱主角的次數也不少,而且所付出的代價比八路軍,新四軍也不在話下。

他們所參與的湘西會戰,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同樣可歌可泣。

在岡村將軍看來這次又是一個戰略盲動。

他認為就算摧毀了芷江的軍用機場只能暫時減少敵人一線飛機的數量。

敵人遠端轟炸機依然可以送從容的從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大型機場起飛繼續完成轟炸任務。

況且這些只是無關緊要的戰役,想要徹底挽救大日本帝國的命運,必須按照他的計劃進攻四川。

但他覺得這次會戰也是一個機會,可以表面上裝作執行大本營的命令,實際上完成他攻佔四川計劃的第一步。

日軍右路縱隊先遣隊在川島大尉的帶領下攻勢凌厲,接連越過中國軍隊幾道防線,一馬當先深入到雪峰山中南部龍潭司附近。

日軍中路縱隊在4月進抵賽市以東地區。

日軍左路縱隊也在當天凌晨到達米山鋪以西地區。

興奮不已的吉田旺立即向坂西報告,聲稱將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芷江要地。

聞聽此訊,一向狡猾謹慎的坂西也深信不疑,公然叫囂中國軍隊不堪一擊。

胃口越來越大的吉田旺提出各路日軍密切配合,爭取消滅中國軍隊第74軍。

坂西立即同意吉田旺的作戰部署,並命令關根久太郎率領的第58旅團主力予以策應。

驕橫的日軍沿著芷江以東的公路攻擊前進,第四方面軍參戰官兵則按計劃每殺傷一部分敵人後就主動後撤轉移到另一個陣地上。

中美空軍的“野馬式”戰鬥機和B—25轟炸機也輪番向日軍投擲炸彈和燃燒彈。

喪失制空權的日軍死傷十分嚴重,而且逐漸陷入崇山峻嶺之中,後方補給日益困難。

一路長驅直入的第116師團,攻抵洞口鎮附近時,出乎意料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死傷慘重。

二.

雪峰山前線。

南麓戰場。

不該被忘記的,永遠不會被忘記。

這是改變不了的歷史宿命。

日軍“芷江作戰”,主攻方向是湘西南和湘中的雪峰山東部,南部,協攻方向是湘北的雪峰山北部。

主攻方向又分三路,南路從廣西出發,由湘西南的新寧,武岡,綏寧等縣,指向芷江,同時協助中路。

中路沿透過隆回,洞口的湘黔公路以及公路北側經隆回的多條在雪峰山中段的小道經漵浦,洪江指向芷江。

北路透過新化,辰溪指向芷江。

中路日軍是116師團主力;特別是從公路以北多條小道進攻的109聯隊為主力的部隊是進攻得最遠的。

湘西地形特殊,群山環繞,易守難攻。

尤其是長達數百公里的雪峰山脈,本身就是天然屏障。

同時,湘西一帶河流縱橫,日軍就算能突破雪峰防線,也無法突破中國軍隊依河而建的堅固防線。

他作為戰役總指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