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判斷日軍根本不可能打到芷江,應在雪峰山脈一帶伺機尋求和日軍決戰,將其徹底殲滅。
部隊的美械師都按照美軍特別重視部隊中火炮的使用,每個軍都配有一個105重炮團,每個師配有一個75的重迫擊炮營,每個團配有一箇中型迫擊炮連,每個營配有一個82輕型迫擊炮排。
至於輕武器方面,美械部隊裝備了大量的連射武器和攻堅武器。
基層部隊大量裝備輕機槍和衝鋒槍,抗戰時期部隊由於幾乎沒有重武器,只能依靠近戰和日軍對抗。
而日軍士兵基層部隊配有大量刺殺教官,每個日軍士兵都經過嚴格的拼刺訓練,而那時士兵很多都是臨時招募候草草訓練就上陣的新兵,雙方近戰能力相差很大。
現在配備了強大的近戰武器就無懼日軍的刺刀了。
至於攻堅武器方面,團一級還配有步兵炮和大量火箭筒,一些攻堅部隊還配有美製火焰噴射器。
這個規模雖然和真正的美軍還是無法相比,但是早已經讓抗戰時期的那些高階將領們難以想象。
湯恩伯的部隊如同出山之虎,前出廣西邊境,撲向日軍,會同第74軍,立即將南路日軍分割包圍,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第一一四章。女人復仇的子彈
一。
這片不起眼的山水有著獨特的環境優勢:地處湘西邊陲,群山懷抱,舞水奔流,森林茂密,地勢險峻,素有“西南門戶,黔楚咽喉”之稱,歷為兵家必爭之地。
這大概是會戰重點選在芷江的地理原由吧。
從軍事上考慮,芷江建有當時全中國第二大秘密飛機場,中美空軍混合聯隊五百多架飛機、六千多官兵駐紮在此。
沒有通向 芷江的鐵路,公路都穿山鑿洞而過,極為崎嶇,正是這種極不便利的交通條件,使機場很長時間內處於一種良好的隱蔽狀態。
從這裡起飛的盟軍飛機,不斷轟炸長沙,衡陽等地的日軍機場。
“和平未到絕望,絕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
日本人最後決定不惜血本拔除芷江空軍基地。
然而,令日軍高階將領更意想不到的是,連廖耀湘的新編第6軍此時也千里迢迢被空運到芷江參戰。
全副標準新式美械裝備的新6軍,幾個月前剛奉命從緬甸戰場回國保衛重慶,但由於日軍並未向重慶發動進攻而得以充分休整。
時間已是黃昏,群山在夜色迷朦中,清碧而寬闊的江水在和她們一路並肩前行,清清澈澈的流淌著。
濤聲隱隱,浪聲沉沉。
清流仍然汨汨,汨汨的清流啊,你流的是否仍是難以忘懷的濤聲。
倚山傍嶺,鳥鳴仍然啾啾,啾啾的鳥鳴啊,你們鳴的是否還是那血雨腥風的往事。
湘西的山是秀美的,像個溫文爾雅的少女,盡顯她那楚楚動人的姿態。
滿山的翠綠,滿山的嵐氣,薄博的輕霧在山間輕輕環繞。
偶爾可以看見星星點點散落在山中的,湘西所特有的黑色房頂的屋子。
陳穎弘,蔡映雪,趙欣茹,孫美萍,朱鳳春,潘淑琴,柴倩如,田秋芬她們率領的軍統美女別動隊也同時被派到這裡。
陳穎弘說:“姐妹們;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為國家和民族而戰;對侵略者決不能手軟;復仇的機會來了;讓他們嚐嚐我們中國女人的子彈! ”
蔡映雪接道:“放心吧; 穎弘姐!
為了那些被侮辱;被屠殺的姐妹們;我們不會手軟。”
朱鳳春也不落後趕快搶著說:“那麼多仗都滾過來了,現在還怕他們,只要子彈夠,你就瞧好吧!
咱們決不比那些男人差。”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頓時象開了鍋一樣。
二.
此時被空運到芷江戰場,面對曾在緬甸戰場擊敗過的對手,大家士氣高昂,每個人戰鬥力頗強,在戰鬥中打得那些日寇們無力招架。
在兩地之間挖一個半圓形的工事,包括機槍掩體,步槍掩體,兩邊有交通壕。
防禦陣地前120米左右由工兵布鐵絲網。
鐵絲網外是地雷群,地雷群外就是鹿砦。
離防禦陣地四五百米的地方,挖深4米、寬4米,長達400米的防塹壕,主要是為了防止日軍戰車衝鋒的。為防止戰車壓塌壕溝,還在裡面裝上鋼板。花了大約二十天,全部城防工事構築完成。
沒有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