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3 / 4)

十分安全,因而深獲蔣介石的讚賞。

此後,1950年蔣介石在臺灣復行“視事”後,改造國民黨,即任命張其昀擔任承上啟下最重要的“秘書長”一職,在當時追隨蔣介石為數可觀的要員中,張其昀只不過是初入政壇的人物,竟膺此重任,足見張蔣關係密切。

清晨蔣在“慈庵”剛起身時,侍衛長俞濟時向蔣報告解放軍佔領慈溪,前哨逼近寧波。

蔣於中午下令寧波守軍把所有船隻連同浮動碼頭全部拖走,以防解放軍封住鎮海出口。

並問嵊縣情況,俞濟時告說解放軍先遣部隊已到新都。

這時蔣唉聲長嘆,忙吩咐蔣經國等親攜孫兒孫女愛倫(孝文),愛民(孝章)一同到魚鱗岙與蔣母墓辭別,然後,無可奈何地離別溪口。

那天深夜,解放軍七兵團一部分同浙東人民武裝進入寧波市區,寧波從此解放。

當蔣得悉南京與寧波相繼“陷共”易手訊息後,驚恐萬分,如熱鍋上的螞蟻,蔣氏一家就不得不急忙打點行裝起程了。

這時正是鄉間春忙季節,布穀鳥鳴啼不休,鄉民開始收掘洋芋艿(土豆)來充飢。解放軍到達奉化時正好是立夏節氣前夕,所張貼的軍方文告署名首長是譚啟龍,朱之光將軍。

蔣介石撤離之日,寧波附近的櫟社機場處於阻塞飽和狀態。

國民黨急於日夜搶運物資去舟山,臺灣。

為配合解放浙東地區,四明山的解放軍浙東縱隊也紛紛出擊,機場處於被包圍之中。

蔣從自身安全考慮,行程擬定分二路進行,他不搭飛機,也不乘繞經江口到奉化城內的汽車,將大部分隨員所攜帶行裝,物品由汽車經江口裝運匯合奉化城。

而蔣則帶小股輕裝精銳人員,選由溪口乘雙人肩抬的竹輿,一種當地輕便的竹與藤合編製成,可坐又可躺的眠轎,翻山越嶺,走出奉化縣城錦屏風麓山腳。

蔣離開奉化後,從海上迂迴北上,於1949年4月一個下午到達上海市內復興島,在滬訓令徐永昌,顧祝同,周至柔,桂永清,湯恩伯,毛人鳳,陳大慶,谷正綱等人“死守上海”,做成敗在此一舉的最後頑抗。

1949年4月27日,蔣介石復出,他發表《告全國###》的###文告,再次重申###內戰到底的決心。

第一八七章。 實施渡江作戰

一。

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江河,自西向東橫貫中國中部,歷來被兵家視為天塹。

蔣介石以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所指揮75個師約45萬人,佈防於湖口至上海間,重點置於南京;上海段。

以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白崇禧指揮40個師約25萬人,佈防於宜昌至湖口間;以海軍江防艦隊和第 2艦隊位於長江中,下游;以空軍4個大隊置於武漢、南京、上海等地;支援其陸軍作戰。

此外,美;英等國也各有不少艦艇停泊於上海;吳淞口外,企圖威脅或伺機阻撓我人民解放軍渡江。

湯恩伯以一部兵力控制長江北岸若干據點和江心洲,作為警戒陣地;以主力沿長江南岸佈防;並於戰役縱深配置一定兵力;防止解放軍渡江。

如江防被突破;則分別撤往上海及浙贛鐵路組織新的防禦。

具體部署是:以第8兵團3個軍防守湖口至銅陵段,第7“綏靖區”3個軍防守銅陵至馬鞍山段。

第17兵團1個軍位涇縣,寧國,太平地區為預備隊。

第6兵團及首都衛戍總部共3個軍防守南京及其東西地段,第1“綏靖區”4個軍防守鎮江至江陰段;1個軍位丹陽,武進地區為預備隊。

淞滬警備司令部3個軍防守蘇州至上海段,置重點於上海,以第9編練司令部等6個軍20餘個師;位浙贛鐵路金華,龍游,衢縣,江山,上饒地區及杭州,諸暨地區,擔任第二線防禦。

總前委根據軍委的命令和當面敵情,地形等情況制定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決定組成東,中,西 3個突擊集團,採取寬正面,有重點的多路突擊的戰法,在江蘇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實施渡江作戰,首先求殲湯恩伯集團,奪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佔領蘇南,皖南及浙江全省。

戰役區分為渡江展開,割裂合圍和各個殲滅京滬杭地區之國民黨軍三個階段。

戰役第一階段的部署是:以第三野戰軍第 8,第10兩兵團共8個軍;組成###擊集團,除以第8兵團2個軍位於江北之全椒,儀徵;揚州等地包圍並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