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許站起來!”你只要說不許站起來,你兒子屁股底下立刻就會像有釘子一樣,那個難受勁兒,非站起來不可,肯定要站起來。你不讓站,他忍著,一會兒還是得站起來。這是神經系統在工作,在不屈不撓地工作。所以說簡單的訓斥或命令是沒用的,只能用遞減法。

有一年我去阿姆斯特丹,在大街上看到有個店裡賣毒品。我說:“你們這個國家真奇怪,全世界都戒毒,你們還賣毒品?”荷蘭人說:“我們是賣給那些戒毒的人的,他們戒毒一下子戒不掉,我們允許他們微量吸毒,憑一個證,可以來買點兒,讓他們逐漸減少,這就是遞減法。”改正壞習慣就和戒除毒癮差不多,用遞減法去矯正效果比較好。就是說他的壞行為比原來次數減少,就可以容許他,一次比一次少,直到成功。我現在在家裡就這樣做。以前我妻子老說我:“你怎麼搞的,老是用完東西不放回原處。”你看,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個習慣很不容易,這就是一個很具體的習慣。我現在就比較注意了,東西在哪兒拿的,用完了放回去。我親身體會到這習慣養成是一個終生的過程。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六 在快樂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1)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人總是有趨善、趨樂的趨勢,人總是向著一種喜歡的、有興趣的、他覺得真好的方向走,趨利避害嘛,這是人的正常心理。我們要培養好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體驗到壞習慣的醜陋、不能容忍。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教育家顏之推倡導的“勤學、切磋、眼學”,就是說的學習要勤於觀察,親身體驗。

我們來看看體驗式學習和傳授式學習。從國際教育比較可以發現,西方的教育以美國為代表,它是體驗式學習。東方的教育以中國為代表,中國的教育是傳授式學習。(劉京海語)

體驗式學習的是什麼呢?是嘗試、探索,它容易形成能力,但不容易形成知識。中國的這種傳授式學習是灌輸、記憶,是容易形成知識,不容易形成能力。所以,中國的孩子會考試,但能力不太強,美國的孩子能力比較強,但不大會考試。

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應當是東西方相互學習揚長補短。體驗,中國學生需要體驗。正如荀子所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我再舉一個例子:中日兒童餐桌教育之比較。

你看日本的孩子,在餐桌上讓我們感動。日本的孩子有一個習慣,吃飯前,哇啦哇啦說幾句話,意思就是說,感謝賜給我美好的食物,我要吃飯啦。日本兒童的集體活動前一定要說話的。

中國孩子吃飯前啥也不說,在餐桌上挑食、剩飯。日本孩子說了之後就吃,不能剩飯,而且吃飯前人人要勞動,連兩三歲的孩子也要拿個筷子,拿個碗什麼的。集體就餐時,吃完飯,日本孩子會站起來,向廚師鞠躬:辛苦啦!

我們中國的孩子就沒有這些習慣,中國的孩子餓了,到飯堂吃飯,拿著勺子敲碗,“嘣嘣嘣”:“還不開飯?餓死了!”很少聽說中國孩子給廚師鞠躬的。

我們早就有《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可是我們的孩子在餐桌上有沒有想這些呢?我們有沒有把習慣的養成和孩子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呢?

當然,教育在於引導。在習慣的培養當中,要有些快樂的事情,讓孩子在體驗中快樂成長。

教育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實踐出真知。洛克就強調兒童學習中的兩個習慣:熱愛求知和實地觀察、親身體驗。

怎麼做呢?有很多種方式,要創造很多讓孩子體驗的活動方式。

比方說,我覺得我的女兒就是在體驗中快樂地長大的。在北京,她上的是學習日語的月壇中學。從初二開始,學校開展民宿活動,就是日本學生到北京來,住到中國學生的家裡,相互交流。中國孩子也到日本去,住在日本學生家裡。

我女兒前前後後一共領了三批日本學生住在我們家裡,她負責接待。後來她就報名到日本去民宿,我們也支援。

日本的學生到我家來住,叫我“奧桃桑”,就是爸爸;我女兒到日本去,也管人家的父母叫爸爸媽媽。我女兒去的那個家,上有爸爸媽媽,下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加上我的女兒,四個都是中學生。女兒在人家家裡一住就是一個月。這樣的活動她去了兩次,每次都是坐船去,來回就要四天。

你想想,這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