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是個比較較真的人,非要幹到底,因為那個最終的目標,就在他的眼前——紫金梁。
曹文詔是明白人,他知道,就憑對方這二十多萬人,即使站在那裡不動,讓他砍,三千人,也得砍上十天半月。
所以最快,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幹掉紫金梁。
為實現這個目標,他發動了連續攻擊,關於這段時間的經歷,史書上的記載,大致是時間、地名、斬殺人數——曹文詔斬殺的人數。
短短十五天內,曹文詔率軍七戰七勝,打得紫金梁到處亂跑。先到澤州、再到潤城、沁水,每到一地,最多一天,曹文詔就到,到了就打,打了就勝。
紫金梁原本的想法,是集中兵力,跟曹文詔死磕。
死磕未必能行,死是肯定的。
一個月,紫金梁的兵力已經損失了近三分之一,這麼下去,實在賠不起了。
於是他做出決定,分兵。
紫金梁現在的想法是,曹文詔再猛,也沒法分身,分兵之後,就看運氣了,誰運氣不好,被逮著,命苦不能怨政府。
就這麼辦了,紫金梁分工。他去榆社,老回回(三十六營之一)去武鄉,過天星(三十六營之一)去高澤。
關於結局,史書上記載如下:“文詔皆擊敗”。
到底怎麼辦到,我到今天也沒弄明白。
但紫金梁、八大王們明白了,混到今天,再不躲就沒命了。
曹文詔是山西總兵,山西是沒法呆了,往外跑。
跑路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直隸(河北),另一個是河南。
紫金梁去了河南,至少在那裡,他還是比較安全的。
這個想法再次被證明,是錯誤的。因為曹文詔同志是很負責的,別說中國河南,就算歐洲的荷蘭,估計照去。
在曹文詔的追擊下,紫金梁王自用吃了大虧,好不容易跑到河南濟源,終於解脫了。
人死了,就解脫了。
所幸,他還算是善終,在被曹文詔幹掉之前,就病死了。
崇禎六年五月,紫金梁死去了,三十六營聯盟宣告結束。
紫金梁結束了他的使命,接替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