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過往,把一切推倒重來,去找到那樣東西。
說教沒有用,禮儀廉恥沒有用,忠孝節義也沒有用,這玩意除了讓人昏昏欲睡外,並沒有任何作用。
在剝除這個醜惡世界的所有偽裝之後,徐階終於找到了最後的答案——利益。
胸懷天下、捨生取義的絕對道德確實是存在的,可惜的是這玩意太高階,付出的代價太高,從古自今,除了個別先進分子外,大多數人都不願消費。
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驅動人們的魔力,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極其的殘酷,卻異常的真實。
在這個殘酷的現實面前,徐階終於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無論有多麼偉大正直的理想,要實現它,還必須懂得兩個字——變通。只有變通,只有切合實際的行動,才能適應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
於是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階丟棄了他曾信奉幾十年的文字和理念,面對那些肆無忌憚的礦霸貪官,作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決定。
不久之後,徐階的隨從們驚奇地發現,幾乎在一夜之間,那些霸佔銀礦的地方黑社會突然退隱江湖,老老實實地回了家。
在納悶和興奮的情緒交織中,他們向徐階通報了這個好訊息,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徐階並沒有絲毫的驚訝和喜悅,似乎這早在他預料之中。
而事實確實如此。
幾天前,徐階帶領著幾個親信,來到了銀礦的所在地,他沒有去那裡的官衙,而是找到了另一群人——當地的里長。
當然,這些所謂的里長並不是什麼善類,盜礦的好處自然也有他們的一份,就在他們不知這位大人來意、惶恐不安的時候,徐階亮出了底牌:剷除那些礦霸,我將給你們更大的利益。
於是一切都解決了,這些以往雷打不動的人突然煥發了生機,他們立刻動員起來,發動各村各戶,連夜把參與盜礦的人抓了起來,刻不容緩。
在徐階的政策影響下,各地各村紛紛效仿,興起了打擊礦盜的高潮,對這種特殊的群眾運動,當地官員個個目瞪口呆,束手無策。礦盜幹不下去,只好走人,危害當地十餘年的禍患就此解除。
徐階終於成功了,他沒有死守所謂的絕對道德,用利益打倒了利益。但當他將所有內情坦誠相告的時候,一位隨從卻十分不以為然,憤然而起,指責徐階的處理方式是耍滑頭,搞妥協。
“是的,這是妥協,”徐階平靜地回答道,“但我贏了。”
經歷了艱辛的歷練,徐階終於知道了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也徹底領悟了心學的含義和聶豹留給他的那個秘訣。
“知行合一,我想我已經明白了。”徐階注視著當年他來時的方向,作出了這個自信的回答。
嘉靖十三年(1534),徐階終於熬出了頭,他因政績優秀,被提任為湖廣黃州(今湖北黃岡)同知,可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還沒來得及赴任,就又得到訊息——他再次被提升,改任浙江學政。
在浙江干了三年教育工作後,徐階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二次轉機,這一次他的職位是江西按察副使。
作為江西的高階官員,徐階再也不用每天爬山溝、深夜翻檔案了。
但是麻煩還是找到了他的門上。
一天,他家的門衛突然前來通報,說有一個人想見他,徐階還以為有何冤情,便同意了。
可是這位仁兄進來之後,即不哭也不鬧,卻直截了當地向徐階表示,自己積極肯幹,要求進步,通俗點說,就是升官。
徐階笑了,他從未見過如此莫名其妙的人,你說升官就升官?憑什麼?可是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因為這位找上門來的人說出了他如此自信的理由:
我是夏首輔的親戚。
這實在是個很合理的理由,也十分正常,提拔夏言的親戚,夏言自然也會提拔自己,公平交易,符合市場規律。而已經學會變通的徐階似乎沒有理由拒絕。
然而他拒絕了,留下一句話後,他把這個人趕出了家門。
“我到此為官,是來管束你們(爾曹屬我誨),不是濫用職權,謀求晉升的!”
這位仁兄灰頭土臉地走了,自然不肯干休,馬上給夏言寫信痛罵徐階,還四處揚言,要給徐階好看。
徐階聽到了風聲,卻一點都不以為意,不理不睬,只當是沒聽見。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事件,經歷磨難,懂得變通的徐階已然成為了一個熟悉官場規則的人,他很清楚,討好夏言能給自己帶來什麼,但他卻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