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仗前許願搶到的戰利品歸個人所有,結果往往搶回來就要先交集體,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這就是明顯的賠本買賣了,拼死搶了點東西回來,還要交公,萬一死掉了估計還沒有人管埋。確實不如給明朝當公務員,按月拿錢還有福利保障,無數的蒙古人就是被這種政策吸引過來的。

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誠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另外寧王本人也是極為兇橫,據說他每次打仗都領頭衝鋒,活像第一滴血裡的蘭博,殺人不眨眼,砍頭如切菜,連燕王這樣的狠角色看到他都要讓三分。

這幾位鎮守邊界的武裝地主還經常搞聯合軍事演習,動不動就是十幾萬人在邊界動刀動槍,喊殺沖天,一旦有這樣的動靜,北元游擊隊就會立刻轉入地下鬥爭。

其實這些喊殺聲驚動的不只是北元,還有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在他看來,這是一種示威。

該採取點措施了。

朱允炆是一個好人,在他十五歲的時候,父親朱標患重病,朱允炆盡心伺候。他的孝順並沒有感動上天,挽留住朱標的性命。朱標去世後,朱允炆將他的三個年級還小的弟弟接來和自己一起住,目的很簡單,他不想這些年幼的弟弟和自己一樣去承受失去父親的痛苦,他知道他們需要的是親情。

那年,他才十五歲。

除此之外,他還擔任了朱元璋的護理工作,由於朱元璋脾氣本來就不好,伺候他的人總是擔心掉腦袋,朱允炆主動承擔了責任,他親自服侍朱元璋,直到朱元璋離開這個世界。他盡到了一個好兒子和好孫子的責任。

他也是一個早熟的少年,當然促使他早熟的並不只是父親的早逝,還有他的那些叔叔們。

讓朱允炆記憶猶新的有這樣兩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師出了一道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要求學生們對出下聯,學生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好學生朱允炆,另一個是社會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對,卻對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羶,雖然勉強對得上,卻是不雅,而此時社會青年朱棣卻靈感突發,脫口而出:日照龍鱗萬點金。

這句不但對得工整,還突出了一個龍字,確是絕對。朱元璋很高興,表揚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時機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這能耐而已。

朱允炆雖然還小,但卻明白那個眼神的意義。

另一次就嚴重得多了,朱允炆放學後,正巧遇上社會青年朱棣,朱棣一看四下無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後背,說道:沒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兒乃有今日)

朱棣的這種行為在封建社會是大不敬,大概類似今天學校門口的不良少年堵住學生搶劫。

朱允炆也沒有想到朱棣居然敢如此放肆,一時不知所措,慌了手腳,正在這時,朱元璋老師過來了,他看見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罵了朱棣一頓,此時朱允炆的反應卻十分耐人尋味。

他不但沒有向朱元璋告狀,反而幫朱棣說話,向朱元璋表示這是他們叔侄倆鬧著玩的。朱元璋這才沒有追究。

你不得不佩服朱允炆的反應。這是皇室子孫在複雜環境下的一種天賦,但在我看來,這種天賦似乎是一種悲哀。

在朱元璋的眼裡,朱棣是一個好兒子,可是在朱允炆的眼裡,朱棣是一個壞叔叔。這倒也不矛盾,就如我們前面所說,朱棣本來就有兩張臉,一張是給父親看的,一張是給侄子看的。

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那次歷史上有名的對話。

朱元璋在解決了良弓和走狗的問題後,曾不無得意地對朱允炆說:“我安排你的幾個叔叔為你守護邊界,站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裡安心做皇帝了。”

朱元璋笑了,朱允炆卻沒有笑,他一反以往的附和,陷入沉思中。

這是一個機會,有些話遲早要說,就趁現在這個機會說出來吧。

朱允炆抬起頭,用憂慮的口氣說出了朱元璋萬想不到的話:“外敵入侵,由叔叔們來對付,如果叔叔們要有異心,我怎麼對付他們呢?”

一生運籌帷幄的朱元璋居然被這個問題問呆了,難道自己的兒子還不能相信嗎,他沉默了很久,居然也說了一句朱允炆想不到的話:“你的意思呢?”

這下輪到朱允炆傻眼了,皮球又被踢了回來,要靠我還用得著問你老人家麼,這爺孫倆被這個問題弄得疲於應付,但問題還是不能不答的,朱允炆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用做論文的精神列出五點來回答了這個問題:“首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