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豫、皖四省的農業主戰場,與地方政府聯合,與兄弟單位合作,開展了大規模中低產田治理工作。

早在1965年和1966年,中國科學院就在河南封丘縣和山東禹城縣創設了兩個10萬畝以上的旱澇鹼綜合治理實驗區。1987年9月和11月,剛擔任中科院副院長不久的李振聲,分別到兩個實驗區考察,認為兩個實驗區已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可以向外圍面上推廣,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貢獻。這個創意得到山東、河南省領導的支援。

1988年1月初,中科院院長周光召和李振聲等院領導向時任副總理的田紀雲作了彙報,田紀雲同意中國科學院和有關省合作,將中國科學院的科技成果向面上推廣。1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了“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開發工作會議”,決定將工作區劃分為山東、河南、河北滄州和安徽淮北4片,以山東、河南為重點。

山東片的工作是以禹城試驗區為重點展開的,禹城試驗區包括14萬畝鹽鹼地的治理和北丘窪、沙河窪、辛店窪的治理,總稱為“一片三窪”。1987年11月李振聲考察禹城試驗區後,認為“一片三窪”代表黃淮海平原主要低產型別,所創造的經驗特別寶貴。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德州地區聯合舉行“科學技術與生產見面會”,李振聲在會上作動員講話。中國科學院24個研究所和4個職能局在會上介紹了251項技術成果,同13個縣(市)領導、鄉鎮幹部和農民專業戶600多人進行交流和對接,對全院和山東省雙方起到了發動作用。在李振聲倡導下,3月8日,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陸懋曾、副省長馬忠臣和李振聲一起,參加在禹城辛店窪的農業開發萬人勞動大會戰,下午由省和院聯合主持召集參加會戰的地、縣兩級一把手負責人會議,作了進一步部署。會後,參加山東片工作的24個研究所的300多名科技人員,從8個方面將工作全面展開。

李振聲:民謠“要吃麵,種小偃”的背後(2)

中科院在黃淮海平原圍繞治理中低產田和發展農業生產的聯合攻關,在短短几年內取得顯著成效。在工作的重點地區也是原來的重災低產區的魯西北、豫北、皖北和河北滄州的8個地市,1993年糧食總產淨增56億公斤,增幅34.6%;年平均增長5.81%,而黃淮海平原全區平均年增是3.83%,全國同期年平均只增長了1.28%。中科院的示範基地和成果推廣不但在8個地市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而且為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的全面展開起到了引路和帶動作用,為結束20世紀80年代後期農業生產徘徊不前的局面,促使90年代前期的快速發展,以至到199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上到5000億公斤的新臺階,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援和豐富的技術經驗。

“黃淮海戰役”不僅為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發揮了帶動作用,而且在科學院成為廣為傳頌的“黃淮海精神”,其實質就是科技人員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協作攻關的團隊精神,深入實際的務實精神,持之以恆的科學精神。

1986年6月,國務院總理###、國務委員陳俊生和9個部委領導視察了禹城試驗區。1988年7月27日,國務院作出了“關於表彰獎勵參加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實驗的科技人員的決定”。中國科學院21位同志分獲一級、二級和榮譽獎,其中獲一級獎的同志應國務院邀請,到北戴河休假,並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1999年起,我國糧食出現了連續5年下滑的情況。在這之前,李振聲在一些場合就談過糧食下滑的問題,但未引起人們重視。2004年,李振聲在中國科學人文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糧食恢復性生產,時不我待》的演講,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這次人文論壇我覺得是個機會,就做了一些準備。發現問題確實嚴重,從1998年的10245.9億斤,到2003年已經下降到8613.4億斤,5年減少了1632.5億斤;人均糧食從821斤下降到667斤,相當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後退了20年。我就如實地講了出去,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當時,李振聲在演講中分析了減產的原因,發現70%以上的因素是糧食播種面積的減少;不到30%因素是糧食單產的下降。這其中政策因素起了主導作用,因此他提出爭取3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從現在實施的情況看,由於中央採取了有力的支農措施,連續多年實現了恢復性增長,2004年恢復到9389.4斤,2005年恢復到9680.0億斤,2006年達到9949.0億斤,已近1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