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交易成本經濟學 作者:丁格

的問題,並說明這一觀點的政策含義。更準確地說,本文對於這一問題的簡化說明,是因為考慮到有限理性和官僚主義流程,市場交易的客觀性更值得信賴,這樣在市場可以“運轉良好”(work well)的情況下,市場中介一般優於內部供給。如果現期和預期的價格都是非壟斷的,並且能反應可以接受的風險溢價,並且如果市場交易的交易成本不高,可以實現必要的節約,那麼中間市場會執行良好。如果其他條件不變,而以上的假定條件一定程度上不滿足的情況下,內部組織就變得更有吸引力。 txt小說上傳分享

生產的縱向一體化:市場失靈的考察(2)

作為替代市場的內部組織,企業的特性可以歸為三類:激勵、控制和被廣泛稱做“固有的結構優勢”的一種特徵。就激勵的層面來說,內部組織削弱了面對面討價還價的激進風尚。內部組織中,即使利益無法實現完全的協調,至少也可以從狹隘的機會主義形式中擺脫出來。包括企業在內的現有的團體中,權利讓渡限定了組織內部行為的可接受的範圍。因此,在獨立的當事人之間的延伸談判可以被合理地預期的情況下,內部組織變得更有吸引力。當然,共同所有權本身並不能保證目標的一致性。在股份公司的組織形式中,購買方和供給者都是獨立的部門,他們都各自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因此這種股份公司的形式並不能解決問題。而且,規定追求共同利潤最大化並不總是有效。目標應該可以操作化,包括制訂規章(例如對於轉移定價)和制訂有效的內部激勵。進一步的討論,見Williamson(1970)。

然而,企業最顯著的優點可能是,較之企業之間的市場活動,在企業內部用於執行的控制手段的種類更多,而且更有效(Williamson,1970)。企業不僅有制度上的權威,而且比買者能以更低的成本來獲得必不可少的資料,以便進行更精確的自我績效評估(既有當時的,也有根據過去的情況分析的),而且它的報酬和獎金體系(包括員工的選擇、提升、報酬和內部資源的分配程式)也更精細。

特別與此相關的是,當發生衝突時,企業擁有相對有效的衝突解決機制。例如,指令通常比無休止的討價還價或訴訟更能有效地解決輕微的衝突(即解釋的不同)。而在組織間即使指令可以解決衝突,那也是非常罕見的。首先,這需要當事人雙方約定一個公正的仲裁者,而這種協議本身很難完備。而且,它還需要建立關於證據和程式的規則。再者,如果組織間的這類調解情況是普遍的,那麼組織形式實際上就可以歸結為以仲裁者作為事實上的管理者(即使名義上不是)的縱向一體化。與此相反,組織內的衝突普遍是由指令解決的。(Whinston;1964; p�410~414)

如果考慮資訊交換節約的情況,企業也可能採取內部化。其中一些歸因於企業和市場間的結構性差異。而另一些則可以最終歸因於內部組織和市場組織之間的激勵和控制上的差異。例如,人們普遍認為,共同的培訓和經歷以及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行為規範會有利於一些複雜事情的溝通。人與人之間的重複的互相交往可以推動溝通經濟(economies of munication)。因為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人們可以獲得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而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做到這一點則需要花費極大的努力。儘管如此,劃分組織的邊界本身並不需要阻止組織間密切關係的發展。特別是,要不是上面所提及的目標和控制方面的差異,內部組織相對於市場組織在資訊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因此資訊經濟的斷言應該被區分為:資訊流動的屬性本身(結構)和獲得不同的實際影響的資訊節約(見第Ⅱ部分,D小節)

Ⅱ�市場失靈的考慮(Market Failure Considerations)

這裡所說的市場失靈僅僅侷限於以下的失靈,即以內部組織替代市場交易可以減少交易成本。這一討論分為五個部分。前三個部分是考慮越來越複雜的討價還價的環境,在這些環境中,可以獲得少量的一些關係。後兩個部分則討論企業相對於市場來說享有的特定的結構優勢,這些結構優勢可能是自然產生的,也可能是因為現有的規則所導致的。 。 想看書來

生產的縱向一體化:市場失靈的考察(3)

A�靜態市場(Static Markets)

考慮一個生產多種部件產品的產業,假設一些部件是專用的(產業專用),並且假定相對於市場而言,這些部件在生產中存在著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