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說
……“
孔子含著熱淚告訴顏回說,半月前接到噩耗,夫人亓官氏病逝了。他沒有聲張,忍受著悲痛,默默地將淚水吞到了肚子裡。
按常理說,年近七十的人了,喪偶勿需這樣哀傷,但孔子的情形與眾不同。夫人的一生太辛苦,太悽清了,她喪失了一個女人應該得到的權利與幸福,自己近二十年流浪在外,即使在國內從政的那些歲月,也無暇顧及妻小,一生夫妻,幾夕衾溫!況且妻子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溫飽、安危擔憂,食不甘味,夜不安寢。撫養子女,操持家務,更是全都落在夫人一個人身上。可是夫人在閉上眼睛,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自己竟不在身邊。自己不配做一個丈夫,不配做一個父親。本來將全部希望都寄託在改變這個混濁的社會現實的事業上,然而世事茫茫,歲月蹉跎,自己竟不為時勢所容,更不要說有什麼功勞與業績,這怎麼能不使他哀傷呢?……
經過了充分的準備,齊簡公終於在公元前484年春,再次興師伐魯,國書、高無平統率五百乘兵車直達齊魯邊境的清地(齊地,今山東省長清縣東南)。這時,魯國首都曲阜草木皆兵,人心惶恐。大權獨攬的季康子急忙找來家臣冉求,心驚肉跳地說
冉求滿懷信心地說
“但不知如何抵禦?”季康子瞪大了渴求的眼睛盯著冉求。
冉求胸有成竹地說
季康子搖搖頭說
冉求略加思索了一會說
季康子為難地攤出了兩手說
季康子找到了孟孫氏與叔孫氏商議,兩家都不同意。季康子無可奈何,只得又來找冉求,而且憤憤地說
冉求微笑著說
……“
“此話怎講?”季康子餘怒未息。
冉求和顏悅色地說
“難道就這樣束手待斃不成?”季康子氣沖沖地說。
冉求說
“只我一室,何以抵敵,豈不似以肉投餒虎嗎?”季康子哭喪著臉說。
冉求分析說
季康子如釋重負似地說
冉求說
只此而已。“
季康子說
冉求說
季康子說
冉求隨季康子進宮,季康子上朝面君,冉求在黨氏之溝等候。正在這時,孟孺子走來,老遠就問
孟孺子受到了很大的刺激,面紅耳赤地走了過來,繼續問話,但冉求卻只是仰首望天,一句不答。孟孺子急了,臉漲得由紅變紫,質問說
冉求又冷冷一笑說
孟孺子像捱了一記耳光,滿臉火辣辣的疼,說
冉求說
否則,父母妄生,天地錯容,人類不齒也!“
別小看冉求的這一激將法,還真管用,孟孺子立即回去整頓家甲,組成右軍。孟孺子是孟懿子的長子,去年孟懿子死後,他世襲了父職。
季康子有家甲七千,冉求從中挑選了三百名精兵,大部分是武城人,用為親兵。經過短暫的訓練之後,三百名親兵一律將刀劍換成了長矛。於此同時,冉求下令組織數以千計的民工,將泗水上流凡有深水的河谷,一律開溝鑿渠,將水引入泗水河畔,待命鑿通,灌諸谷之水入泗水。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冉求先命老幼守都城,駐紮在南城門。然後讓管周父御車,樊遲為副將,率師迎敵,將齊師誘過泗水。五天後,孟孺子的右軍由顏羽御車,邴洩為副將也趕來了。
孟孺子年少氣盛,加以受了冉求的刺激與羞辱,爭著先與齊軍交鋒,以呈威風。但一交戰,便大敗而逃。
冉求的左軍將士,思想也並不統一。有一公叔務人,出城時流著眼淚對守城人說
一天,冉求欲發起總攻,下令將士涉過溝去,與敵人廝殺。陳瓘、陳莊首先率部涉過溝去,與齊軍相拼。孟之側繼後,馬行到水中,抽箭打馬說
林不狃也猶豫徘徊,不肯徑直前進。他的隊伍中有戰士說
林不狃說
戰士問
林不狃說
冉求對全軍將士說
冉求說完,令管周父揮鞭策馬,率先蹚過溝渠,殺入敵群。一馬當先,萬馬奔騰,全軍將士,以雷霆萬鈞之勢橫越彼岸,與齊軍交鋒。冉求下令三百名親兵,只砍齊軍車乘的馬腿,迫使其下車應戰。自己也拋棄車乘,與齊軍肉搏廝殺。三百名精兵以長矛對齊軍的刀劍,齊軍不等靠身,便被削掉了腦袋,猶如削瓜摘果一般。齊軍望而生畏,丟盔棄甲而逃,潰不成軍,相互踐踏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