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4 / 4)

小說:卡奴 作者:辛苦

有限公司,併發行了我國國內第一張地區信用卡——“中銀卡”。該卡是中國首張具有購物消費、存取現金和透支功能的準貸記卡。這一時期準貸記卡的發展為今後中國信用卡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奠定基礎的作用。“中銀卡”發行之初是在中國銀行珠海分行內部員工中試用,正式對外公開發行是在1985年6月。該卡卡面無圖案,左上角有一個錢幣形狀的中國銀行標記,上半部分三分之一是紅色底,中間有一條白色間隔帶將上、下半部分分隔開來。整個下半部分是銀色(金卡為金色),卡號及有效期限都列印在下半部分,但是沒有持卡人姓名。“中銀卡”的這種設計後來成為一種標準模式,被許多銀行的提款卡所模仿、借鑑。此時的“中銀卡”是一種凸印字元卡,背面有類似磁條的褐色條,但不是磁條。

1986年6月,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發行了長城信用卡,經中國銀行總行命名後,長城信用卡作為中國銀行系統統一的信用卡名稱,在全國各地的中國銀行分支機構全面推廣。長城信用卡的誕生和發展,不僅填補了我國金融史冊上的一項空白,而且預示著我國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支付方式,將發生重大的變革。

後來,隨著磁條技術的引進,1987年2月,“中銀卡”背面的磁條開始被寫上磁記錄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磁條卡。為了以示區別,“中銀卡”的卡面設計有顯著的變化,下半部分被印上了代表珠海城市形象的雕塑——漁女雕塑的濱海風光,這時的“中銀卡”持卡人姓名的拼音符號開始被列印在卡面上,顯示出磁條卡的進步。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磁條卡。同時在國內首家推出ATM服務,打破了國記憶體取款必須到銀行的傳統做法。

1987年11 月,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發行“紅棉信用卡”。同年中國銀行同時加入VISA(維薩)和Mastercard(萬事達)組織。1988年6月,中國銀行發行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的通行全球的外匯長城萬事達卡(國際卡),該卡可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商戶使用。拉開了我國信用卡市場的序幕,從而使中國的信用卡走向了世界,譜寫了中國信用卡與國際接軌的新篇。

中國信用卡的起源(2)

1989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推出“牡丹信用卡”,在全國範圍內通用。

1990年 5月,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在廣州推出了“人民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