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饒了這一圈回來,凌嘯卻絲毫不覺得他牽強附會。的確,政治人物的命運和決策。其實是以他底下黨羽的利益為導向的,就如同蔣介石為何不改革和革命的道理一樣,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凌嘯點點頭,苦笑著問道。“選十四的第三點理由呢?”
“第三,因為你!”鄔思道看著凌嘯,話雖譁了凌嘯。卻並非為了取寵,“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的結局好壞已經會影響到了朝局呢!皇上和你情分非淺,在他心中,也應該是真心想把你留給未來地新君善用的。可如果選廢太子和四阿哥,對他們是否違反天年丹書而殺你,皇上也肯定沒有把握,要是逼得你造反,或者你死去讓天下人寒心。就絕對不是皇上願意看到的了。但老十四,卻沒有必須殺你的絕對理由和怨仇,相反雄心勃勃的年輕之君,定會用你這開拓進取之臣,僅此一條,你就將成為江山地一個擎天保鼎,以臣權的代表,成為君權和親權之間的一種平衡協調,君無道你可攜阿哥們進諫,親無禮你可擁新君鞭打。”
凌嘯把他的三個理由聽完,知道他說得非常有道理,遺詔上八成就是老十四了。想到這裡,凌嘯已經不再是苦笑,而是慘笑了,自己要想在框架內先保命積蓄力量,就將會成為老十四的一條狗,一條才狗、惡狗集一身地狂犬。“先生,這個結果似乎很壞啊。”
鄔思道搖搖頭,分析的結果讓他自己也覺得鬱悶,長嘆一聲,“二公子,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如果是十四,好歹可以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徐徐圖謀,比胤礽和胤禛上臺要好得多啊!你現在不是應該感嘆,而是應該要做正事。趁四阿哥沒回來,趕緊讓人栽贓,說他地門人在外面傳皇上駕崩的謠言,居心叵測至極,最好是請太后下懿旨,出其不意搜查雍和宮,管他和尚喇嘛,抓來殺掉再說,打掉這些毒瘤!嘿嘿,就算四阿哥回來,他也只有乾瞪眼。”
端起茶杯喝一口,凌嘯點點頭,對付險些害死自己的敵人,他當然滿心贊成,趕緊向黃浩傳命,要他依命進宮請懿旨。看著黃浩出去,凌嘯已經看開了,做大事總是有艱難處的,若是掙位和改革那麼簡單,世界早就共產主義了,忽地促狹道,“先生,要是你猜得不對,那會是什麼原因?”
“不可能!”鄔思道有些意氣地把話說死,一瞪眼道,“除非皇上寫遺詔的時候,根本就不是在考慮最佳的江山接班人,否則絕無可能。”
但世事真的沒有絕對的。
當中午大雪越來越大的時候,黃浩送來上書房地滾單通報,看得剛剛睡了一個囫圇覺的凌嘯頓時就急了,“到昨晚申時,諸位阿哥已經快馬趕到了山東臨清。”
絕對應該是扶柩慢行,起碼還有五六天光景才能進京的阿哥們,居然今天晚上之前就可以抵京了,這絕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出現了,凌嘯用腳趾頭都想得出來,他們顯然是以什麼理由放棄扶柩,直接先行趕回來了。
凌嘯忽地莫名一喜,難道他們也發現了康熙死得有疑點,拋棄了替身屍體趕回來報訊?!
他被自己這個猜想興奮得再也不能平靜,卻被沈珂的通報把滿腔興奮澆滅了,“爺,我們請了太后的懿旨,去雍和宮搜查了,可那裡愣是一個和尚喇嘛都沒有呢,據福晉說,他們昨晚上突然提出雲遊,今早上就走得一個不剩,這一點我們問過路人,已經被證實了,就是他們前腳走,我們後腳到的。”
凌嘯疑雲頓時,自己這裡有奸細洩漏訊息?不可能啊,那麼,這些老四的班底幹嘛去了?難道……劫殺皇子?!
~嘟~嘟~!通州大營裡面馬上響起了號角聲。
第三百四十五章 鄔思道斷定接班人
當結果和猜測一樣的時候,猜測才能升格為預測,否則,猜測永遠就只能是猜測而已。
凌嘯帶著五千勤王軍趕到廊坊,迎頭撞上平安無事又披麻戴孝的阿哥們之時,他明白,劫殺皇子的猜測沒有能夠升格為預測,胡濤胡駿帶領的勤王軍親兵和釋壘的江寧八旗一共四千人,把九位阿哥護全得鐵桶一般,他們除了車馬勞頓的萎靡之外,就只有父皇駕崩帶來的憔悴。阿哥們發現死者“康熙”蹊蹺的猜測也只是妄想,阿哥們之所以不扶柩緩緩上京,無非是人人都存了僥倖,又都人人擔心京中生變罷了。萬一遺詔傳給了自己,自己卻逗留在扶柩途中,別人信手奪了帝位,那該找誰哭去?
看到凌嘯親自帶兵來接應,阿哥們頓時哭成一片,孝衣堆裡淚雨紛飛之下,人人都為之側目黯然。但凌嘯卻明白,他們的淚水,並不是為自己來迎接而感動的,因為他們一個個擠上前叫著師傅,顯然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