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咧!”
老八既然是首腦,總有他當首腦的實力。
方苞一看出聖駕異相的,胤禩就大呼不妥,心中哀嘆父皇死得太早,憑他不得康熙喜歡,遺詔就不能作指望了,按照目前的貢獻榜名次,現在他也優勢不顯,所以他才在底下做小動作啊!看著反過來安慰自己的九弟,把嘴角一撇,恨鐵不成鋼地斥責道,“就這一點,你以為我看不出來!要是你八哥看不出,我會讓方苞扣留所有阿哥?唉,只可惜那胡濤來得太快,不然我們早就先跑到了京城,此刻說不定已經黃袍加身了!事不可為,天命未到啊。”
老九一愣,卻見八阿哥眼中精光暴閃,咬牙切齒又道,“哼,帝位是要用屁股做的,椅子翻不翻,還要看來日方長!把凌嘯拉來詢問抓方苞的理由,你以為八哥是吃飽了撐的?告訴你,九弟,八哥是在為你避禍啊,這不,色厲內荏地糾纏半天之後,他還有心思追究,是誰提議拋下皇阿瑪靈柩先行的嗎?”
胤禟頓時明白了八哥的苦心,他並不是不承認失敗,卻是在掩護自己這拋下靈柩的首倡議者!兄弟情深與否他說不上,但八哥照顧黨羽這一點,他老九忍不住那心下的一陣感動,淚水嘩啦啦地流了下來。
但拋下康熙靈柩的事情,卻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囫圇過去的,這幫阿哥們既然敢放棄靈柩,凌嘯就敢逼得他們在冰天雪地的城外苦候靈柩抵京。
這麼做的原因,一是為了康熙皇帝出氣,至少在天下人的眼中,死的就是康熙皇帝,不在靈柩前宣示遺詔,不合太平盛世的禮儀……二是凌嘯需要時間整肅佈置!五城都察院、順天府、九門提督衙門接到監國十五阿哥的批示條子,一面在內城實行宵禁和戒嚴,一面大索各傢俬藏兵器。而城外的京畿各駐軍,也理清了全部的統屬關係,勤王軍更是做好了時刻準備入城的準備。
等這一切都安排妥當,康熙的靈柩也在釋壘和御林軍的護送下抵達京師,全城白幔幔一片的哀悼祭奠之中,裕親王福全、太子太師凌嘯、監國輔臣佟國維,率領了十五阿哥等十位皇子,在通國勳貴和滿朝文武的簇擁下,奉康熙皇帝寶柩進紫禁城,入封閉了大半月之久的乾清宮盛放。
這一天,是康熙三十六年十二月三十,正是除夕。明日就將是新的一年,無論改元成什麼年號,都預示著一種天時和勢力富貴的更替!
人都是好奇的,滿殿的二品以上重臣們如此,王爺們如此,凌嘯也更是如此,就連端坐受哀禮的皇太后,也好奇地望著容若和德楞泰親手取下的遺詔金匣子,那就更別提十個皇阿哥了,他們之中,今日有一個將會為君,可以操持其餘人的生和死,這就又不得他們不翹首呆望那個金匣子,心中是緊張、期望、怨恨還是苦悶,他們自己都難的說清楚。
凌嘯也說不清楚,只曉得自己該緊緊盯著那金匣子!
第三百四十六章 見風使舵
金閃閃的匣子體積真不小,容若的雙手也很勻稱,可惜沒有人會去欣賞,大家關注的,只是他的表情。
按照程式,是由他來開鎖掀蓋,他將會成為第一個看到有沒有遺詔的人,到時候,容若第一眼看到匣子內的表情,就很能說明問題!納蘭性德能夠以詞曲名垂文學史,無疑是多愁善感的人,但此刻他心中飄過的,卻不是自己的詞曲,而是顧貞觀的那首金縷曲,“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翻雲覆雨手!”命運翻雲覆雨,把康熙送往天國,留下的遺詔無論是誰,一樣堪稱是翻雲覆雨,因為,身為皇帝的康熙,本來就是可以造就他人命運或喜或悲的造命之人。
咔咔幾聲金屬微響,容若小心翼翼地掀開匣蓋,卻被匣內的情形驚得一愣,駭然變色。
他的臉色這一變,頓時就引發了乾清宮的連鎖反應,因為,最先跟著容若色變的,是他背後端坐的皇太后,方位的關係,使得皇太后第二個看到匣內有什麼,如果目瞪口呆不能形容太后的話,那瞠目結舌應該可以了。
難道匣子是空的?!大家一起色變。
不精明的人已經開始嗡嗡議論起來,詢問、驚訝、探討聲響成一片,更不乏有人已經擺出他早已經猜到的賣弄。而精明的人,早已經向凌嘯這太子太師望去,沒有遺詔的話。凌嘯就是可以決定誰是繼位者地關鍵人物,他的臉色將決定一個帝國的走向呢!
“這麼多?”
但容若忽然的一聲喃喃自語,很快平息了大家的混亂,卻引發了大家更加要命的瞠目結舌,一個個嘴巴都成了漏勺,什麼東西這麼多?!
裕親王第一個忍不住。按照程式,他將是取出遺詔放在一方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