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埋怨我,如今怎麼樣?都樂了吧!告訴你們:生薑老的辣,你們跟著我老程慢慢學吧!”
眾人心裡高興,你一言,我一語,都誇讚程咬金。程咬金聽了幾句之後,一揮手,說:“行了,你們別說了,好話再多也不頂餓呀!”
秦懷玉連忙上前說道:“四叔,就等您老吩咐呢,酒席都準備好了。”接著吩咐開席。
眾位吃喝完了,又商議輪流探監之事。
眾位國公每日輪流探監,天天盼望兩路救兵到來。今天盼,明天盼,盼到第三十九天,一路救兵也沒到,可把程咬金和眾位國公急壞了!
盧國公心說:糟啦!書信雖然去得晚了點兒,可他們若見到書信,無論如何也要速奔京都呀!他心裡這麼想,可嘴上卻說:“你們彆著急,明天救兵準到!”
第二天上朝,文武大臣除了不在朝中的,全來了。李道宗來得最早。李治升殿,文武百官見駕已畢,歸班站立。李治傳旨,把薛仁貴由監牢中提出來押進法場。此時,丞相褚遂良出班奏本,為薛仁貴求情。李治冷笑三聲,說:“老愛卿,如不是盧國公金殿碰頭,朕早把薛仁貴殺了。現在他已經多活了四十天。老愛卿不必多講!朕不準本,歸班去吧!”
褚遂良無奈,只好歸班站立。接著,文武大臣跪下一大片,保本請求免薛仁貴一死。
李治說:“朕意已定,非殺薛仁貴不可。大家退下。”
眾臣一聽,個個面面相覷。盧國公上前施禮,口尊:“萬歲,臣有本奏。”
“愛卿有何本章,快快奏來!”
“萬歲,臣如保薛仁貴不死,只怕萬歲不準。能不能再叫薛仁貴多活幾天?”
李治一聽,這個氣呀!“老千歲,你又來了!這次你就是真碰頭,朕狠下一條心來,也不准你的本章。要碰頭,那你就碰吧!”
“萬歲呀,你我君臣有何冤仇?”
“沒有冤仇。”
“沒有冤仇,您叫我碰頭幹什麼?”
這句話說得皇上和文武大臣哭笑不得。李治說:“不是朕叫你碰頭,而是朕怕你碰頭。”
“萬歲如果怕我碰頭,就把薛仁貴饒了吧。”
“不饒。無論是哪位大臣,如若再為薛仁貴講情,朕當傳旨與薛仁貴一同問罪,推出斬首。”
這句話可算把門封上了,文武百官誰也別再求情啦!程咬金說:“萬歲,準我們去法場祭奠祭奠吧!”
李治說:“午時三刻,準時開斬,快去祭奠。”
程咬金衝大家一努嘴,國公們全下殿了。此時,李道宗上前見駕:“萬歲,這些人一同下殿,您可能沒看見,是程咬金拉下去的。只恐怕又到外邊商議,還要上殿為薛仁貴保本。”
“皇叔休要多慮,朕自有主張。”李治說著,取過天子寶劍,又寫下一道聖旨,交給江夏王,“皇叔去當監斬官,親自監斬薛仁貴,為朕的御妹報仇。朕賜你一把天子劍和一道旨。不論文武哪家大臣,都不準上殿。如果誰敢抗旨不遵,先斬後奏!”
“謝主龍恩!”李道宗接過天子劍和聖旨,大搖大擺走下金殿,來到午門,命人搬過一張方桌、一把椅子,把天子劍和聖旨往桌上一放,馬上吩咐人,曉喻法場的火工司和刀斧手,按時點炮,準時開斬。誰敢抗旨,先斬後奏。
眾國公下殿,來到午門外都站住不動了,問程咬金:“您努嘴把我們全叫出來,有什麼高見?”
“我想了一個主意。不是萬歲不準咱們的本嗎,這次咱們還返回金殿,有一位,算一位,我也在其內,為薛仁貴去求情。萬歲準本,還則罷了;如果不準,咱們全都辭官不做,告老還鄉!”
有的國公說:“老國公,您告老能行,因為您年歲大了。
可我們這些三十多歲的人就告老還鄉,能行嗎?“
程咬金一瞪眼睛,提高了嗓門兒:“怎麼不行?願什麼時候告老就什麼時候告老。
我這個辦法準行。萬歲一看咱們全告老,他就傻眼啦,都走了,誰來扶保他的大唐江山?
咱們可別含糊。如果有人捨不得烏紗帽,現在就開口說一聲,可以不去!說實在的,我和仁貴沒什麼深交,你們不是他的生死弟兄,就是他的好友。我派人下書去請救兵,現在一路也沒來。咱們這些人若眼看著薛仁貴捱了刀,兩路救兵來了,咱們怎麼交代呀?
不用說別人,就那個大老黑,他愛仁貴這個乾兒子勝過親生兒子,你們琢磨琢磨,他能饒咱們嗎?“
大家說:“老千歲,您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