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無赧。金豔梅不得已削髮為尼,託跡空門。指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以躲過這煞星唐三的騷擾。那知即使她遁入空門,唐三還是不肯放過她。唐三始終認為金豔梅已是他的奴婢,是他的私有財產,一朝轉入他名下,就是永遠屬於他了。自己的‘私物’,我喜歡怎麼樣擺弄就怎麼樣擺弄。
第四十二章 尼姑起義
“而眼下的《大明律》偏偏支援唐三的暴行,則主子可以自行支配奴婢的自由和命運。滿朝文武因為自私的念想,也無人主張廢除這條律法。也就是唐三除了不能殺金豔梅之外,他怎樣折磨金豔梅都可以,官府和旁人都無權干涉。正是因為有這樣混帳的律法,讓唐三迫害無辜的手段不斷升級。
“由於一個貪財的尼姑告密,在古蝶庵落髮為尼的金豔梅還是沒能逃出唐三的魔掌。這禽獸不如的唐三,把金豔梅抓回棲鳳閣後,百般羞辱金豔梅,並把金豔梅和一頭豬綁在一起,供無聊看客圍觀取樂,謂之‘妙豬戲’。
“當初,金豔梅也曾向官府喊冤,尋求大明律保護,託人上下奔走,指望官府主持公道,懲治一下唐三這種惡人。
“但在這個有錢人說了算的世道,錢可通神的八字衙門裡,除了公平和正義之外,什麼事都有。向這些當官不為民作主的貪官汙吏喊冤訴苦根本不頂用。
“儘管唐三逼良為娼,製造賤民與官府矛盾,並釀成官逼民反的大禍,證據確鑿。人證物證都有了,可謂鐵證如山,拿唐三追究製造社會矛盾並造成動亂的責任不成問題了。
“可是按院大人一看我卜老實替金豔梅投遞給他的訴紙,一點也不著緊,拖著不辦。按院大人也是個知情人,他哪會不明白金豔梅的冤情?但大明律是為富人設計的,以富人的意志為最高訴求。富人欺壓、凌辱奴僕是天經地儀的事;而奴僕噬主卻要千刀萬剮,凌遲處死。所以金豔梅怎樣喊冤也沒用,按院同情金豔梅也沒用,除非皇上下一道聖旨憐準超生,金豔梅奇冤才能伸雪。
“對於金豔梅的冤情,也有幾個有良心的地方官頗為替她抱不平。只是,按院大人無法判斷這些地方官支援金豔梅的目的?當世人都認可有錢人可以控制、駕馭奴僕人身自由並由此得到莫大的快感時,誰會破壞這種潛規則?正是這種該死的制度讓他們這些有錢人活得有滋有味,誰會失心瘋破壞讓自己獲得最大成就感、幸福感的生活方式?這不是自找苦吃麼?這是聖人才苦惱的事,庸人不必為這種事瞎操心,傷腦筋。
“按院大人最後當然是把金豔梅的案件一推了之,對於這種事情,他早已習慣早已麻木了,他並不會大驚小怪。
“一個已削髮為尼的女人,一個甘願陪伴古佛青燈的女人,還有什麼慾望和要求?只要你不是瘋子,用你還算正常的腦袋想想這件事,假如唐三等人還給金豔梅一個最後的退守空間!後面的一切事情將不會發生……
“在唐三等歪人‘哈哈哈!’笑聲中。痛定思痛的金豔梅徹底覺悟了對付惡魔的終極真理。這清脆而且響亮的‘哈哈哈’就此結束了金豔梅對這個冷酷無情世界的一切幻想,結束了金豔梅的人間生活。過去哪個善良幼稚的金豔梅確實死了,重生的卻是一個叫‘金尼’的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她美麗並帶著一絲邪惡冷笑的肖像終於掛上明朝江南所有城門的牆上,成為登上大明通緝榜的為數不多的女賊。
“這就是金尼的故事。一切才剛剛開始,殺戮才剛剛開始,而且絕對不會簡簡單單就結束。作孽無度的人們,你們等著瞧吧!”
徐鳳儀聽完卜老實的話,唏噓不已。金豔梅走上與大明官府對抗的道路,唐三等貪婪無恥的惡人故然是這件事中的邪惡幕後推手,他們主動承擔這個醜陋的角色,因為他們也是這條利益鏈中的得利者、食肉獸,他們樂於充當這個官逼民反的間接推手。
當然,象嚴嵩等豪強大地主兼併土地,導致大量農民流離失所,向市鎮轉移,轉變成為無業流民,製造出諸多不穩定的因素,讓無數大明百姓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也是難辭其咎。金尼本是一個健康的正常人,被染有惡魔病毒的魔鬼(象唐三之流),傳染病毒,最後他自己也一樣變成眾之矢的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最後,卜老實也看出徐鳳儀雖然對他們這些小民的悲慘境遇寄以無限同情,但他依然對大明官府還抱有幻想,是個維護封建社會秩序和倫理綱常的死硬派,不會輕易與大明官府作出徹底的決裂。卜老實既看出徐鳳儀不是他們這一邊的人,心裡不免有些失望。他對徐鳳儀說:“我不指望你解救我們出獄,我只希望你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