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通,劫掠商貨”;襄垣王府的輔國中尉、昌化王府的輔國中尉都“私出禁城為盜”,公然殺人劫財!)
第三十六章 勾結倭寇
誰能勾結倭寇?或者說誰有資源、資本與倭寇同流合汙?答案不是普通的大明老百姓,而是作為代表明朝最高的統治者王爺與倭寇勾勾搭搭。這些王爺們代表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一邊禁止、打擊老百姓與倭寇進行正常貿易,一邊與倭寇勾結壓逼人民,這確是一個令常人難以想象的悖理。不過,這卻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前朝還是當代,這種傳統還繼續,抵禦日貨的憤青就省省吧,噴人時要看清物件,不要亂噴無辜的老百姓。作為明朝一般的老百姓,許多有良知的人無限同情被朝廷目視為倭寇的“假倭”,如同情汪直、王婆留之流。因為汪直、王婆留等人的合理訴求得不到解決,才不得不下海為寇。汪直、王婆留等人這樣做實則是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很多時候並不傷及無辜。而作為明朝最高的統治者與倭寇勾結,矛頭卻是直指普通老百姓。明朝統治者與老百姓的矛盾無法調和,只能藉助倭寇的力量鎮壓那些反抗者。
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至後世,我們都知滿清遺孳也曾幻想倚靠倭人的力量在東北企圖復辟大清帝國,所幸他們沒有成功而已。如果滿清遺孳的陰謀得逞,我相信滿清統治者的矛頭還是直指普通的中國老百姓。
作為朱元璋的子孫楚王朱忠堂,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確實是最幸福的人。在三妻四妾制度決定之下,皇族們展開了激烈的生殖競賽,楚王朱忠堂也不例外。多子多福,本來是中國人的不二信條。揮霍和生殖,又是朱元璋給自己子孫規定的光榮任務。所以,朱氏皇族生得理直氣壯,生得光榮坦蕩,生得痛快淋漓。然而,對大明王朝的其他成員來說,皇室生育紀錄的一次次重新整理,可不只意味著為茶餘飯後的八卦閒聊增添材料:它更意味著每個老百姓負擔的一次次加重。
那時沒有套套之類的東西,也沒有高效的避孕藥。楚王朱忠堂妻妾又是百位數以上,這事兒做得多了,就是王子王孫年年增長。作為有權有勢的楚王朱忠堂,他有多少個侍妾?有多少個兒女?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大明嘉靖三十年,浙江巡撫李天寵向嘉靖皇帝彙報了一個令人吃驚的訊息:居住在西湖的楚王朱忠堂又一次重新整理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紀錄,截至這年十月,他已生育子女共一百多名。
嘉靖皇帝覽奏只能苦笑著搖搖頭。他有點好奇,這些王爺能記清自己的兒女嗎?這確實也是明代中葉以來許多王府遇到的難題。楚王朱忠堂在兒女數量創紀錄的同時,孫子輩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一百六十幾人,曾孫輩更多達五百人以上人。就是說他的直系後代這一年已達近千人,再加上眾多的妻妾女眷,整個楚王府中,人滿為患。楚王朱忠堂肯定無法認全記清所有家庭成員。除非給兒孫妻妾們編號統計,否則很難想象他如何管理這個龐大的王府。以致出現了這樣的尷尬場面:每次節慶家庭聚餐,同胞兄弟們見面,都要先由人介紹一番,否則彼此都不認識。正所謂“每會,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識。”
皇族人口如此急遽膨脹,不但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也是世界人口史上的一道風景。各地長官驚慌地發現,本省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供養居於此省的皇族。
王爺的增加,必然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皇族手中。明代中葉之後,全國人均土地不斷下降,而同時,皇族佔有土地卻迅速擴大。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四萬頃,福王莊田兩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三萬頃。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長沙、善化兩縣田地的百份之四十也歸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皇族們的俸祿直接來自各地的財政收入,皇族人口的幾何式增長,意味著財政支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楚王朱忠堂王府,明初只需年俸一萬石,到了嘉靖年間,增長到百萬石以上。國家財富分配中,權貴們的比重迅速擴大,而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就不斷被壓縮。
這片江山上的億萬人民存活的真正意義,歷來就是給一家一姓提供膏血。這本是中國歷史的題中最沉重的話題,大明王朝的臣民對此也充分理解和寬宏大度。事實上,中國老百姓都特別“通情達理”。江山是人家老祖宗提著頭打下來的,是用千萬個人頭換來的。所以,人家的後代享受一下特殊待遇,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問題是,國家規定已經如此優厚,皇子龍孫們猶有不足。
然而,朱氏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