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這些年什麼對手沒見過,他能成為東漢末年唯一擊敗過孫堅和曹操的牛人,肯定有他自身的原因。此時能夠直接成為童遠軍的顧問,正好把他對於戰陣和用兵的真知灼見表現出來。
他繼續說道:“吾下令,郃陽集結的船隻第一批次運送第三旅登陸突擊,務必控制住蒲坂津,並且採取守勢,吸引敵軍進攻。”
黃於出列道:“末將遵命!”這一部兵馬以步卒為主,但部分將士因為此前參與倒鬥,因此擅於翻山越嶺和皮筏渡水。讓他們打頭陣再合適不過。
“楊奉聽令,第十二旅作為第二批打擊力量,與十三旅同時出發,船隊進入蒲坂津南端的涑水,在涑水南側上岸。”
眾人順著徐榮手指地方看去,只見蒲坂津位於(黃)河水和一條河流交匯處的北邊一點,周邊土地非常平坦。而這條河流正好是自河東郡流出,蒲坂縣就建立在河流南岸,想必這就是涑水。
徐榮繼續說道:“這塊地方根據楊奉校尉的不少兵卒確認,從涑水入河口的南岸向東三十里以內,就是蒲坂縣城。”
“拿下蒲坂縣的任務就交給第十二旅,楊校尉曾經是白波軍中的前三號的人物,最好能夠招降守軍,以最快速度斷絕出擊蒲坂津的敵人退路。”
楊奉興奮答道:“末將定然不辱使命,定然可以讓更多白波軍投降我軍。”
胡琅兒知道自己統領的全是重甲騎兵,這次登陸作戰估計是要往後了。心中略有遺憾,旋即釋然,因為後面能有大放異彩的機會。
徐榮接著說道:“兩隻船隊從蒲坂津返回之後,分別搭送軍需、騎兵第三旅和軍直屬部隊,這兩部上岸之後立刻休整,準備後續的大戰。”
“我軍第二階段的目標就是將敵人主力由皮氏縣和河東郡的核心安邑等地,吸引至蒲坂附近區域。由於,我軍前期只有三千餘人,且不深入,敵軍多是勇猛少謀之輩,很可能會上當,直接集結主力撲過來。”
“所以第二階段,我軍以逸待勞,務必一舉重創那六千精銳,再將其餘老弱、脅從儘量招降。這樣第三步,河東郡大部分地區就可以輕鬆拿下了。”
童遠和眾將全都認真聆聽徐榮的講解,除了聽令,更重要的是多學習一些戰略戰術分析。這其中也包括年紀未到三十的徐晃在內,他平日雖然頗有傲氣,但一下子就看得出來徐榮有多厲害,當然認真學習。
徐榮講完之後,童遠又補充道:
“諸位如有建議也可以提出,我們儘可能得多準備。就如孫子兵法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請諸位竭盡所能,我們會議中暢所欲言,戰時一心,堅決執行。”
這半個月日子,為了避免上次倉頡廟的尷尬,他看了些董家和夏陽收藏的書籍,雖然寫繁體字還是天方夜譚,但閱讀起來已經好了太多。
徐晃見無人發言,朗聲說道:“白波之患並非僅僅是白波軍的影響,而是黑山、匈奴全都連成一片,互相為援。近兩年更有少量白波頭目與佔據西河郡南部、河東郡北部等大片土地的南匈奴於夫羅部達成密切同盟,我軍應早做防範。”
童遠示意徐晃把他的建議和辦法也說出來。
徐晃說道:“吾的故鄉在河東郡楊縣,緊鄰著平陽、臨汾以及永安諸縣。這幾縣以北平原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山。因為此地往北離石附近有一地名呂梁,又居此山正中,所以本地人多稱呼它為呂梁山。”
“目前西河郡南部和河東郡的平陽縣、蒲子縣等地都實際控制在匈奴於夫羅的手中。於夫羅名義上是服從大漢和董家的,但如果對方突然襲擊,恐怕不好應對。”
“其實於夫羅部實力並不很強,更為關鍵的是南匈奴舊王庭。他們佔據河水兩岸,也就是故秦晉的大片土地,主要頭目聚集在西河郡離石城。這一部與於夫羅部呈敵對狀態,他們對我們持什麼態度需要注意。”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他們之中的多數還沒有想到可能會和匈奴各部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童遠說道:“目前我的想法是對於於夫羅部加以打擊、震懾並準備後續招降。而南匈奴王庭方面,最好能開展貿易,並約定共同打擊於夫羅部。”
無畏軍第三軍參將耿清說道:“那我們也需要派使者前往南匈奴王庭。前往安慰,送上些許錢財,講明我軍打白波是因為它乘亂佔據河東。並且希望聯合舊王庭部,孤立於夫羅部。”
“而且據某所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