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幷州之主(1 / 2)

所以,童遠計劃讓董白、李儒在這個冬季向長安傳遞模糊的訊息,讓李傕等人誤以為童遠與匈奴打成僵持狀態。

甚至傳遞虛假情報,讓他們以為這邊與匈奴互有較大損失,並且還會持續交戰一段時間,根本無力涉及西涼軍內部的權利鬥爭。

只是三四個月之後,冬季嚴寒漸漸過去,尋常的往來逐步恢復,李傕他們多多少少會了解到真實情況,到時候就不好繼續隱瞞了。

所以這次戰役很有挑戰性,如果對手主力不上鉤,那就執行備選方案,爭取在小規模作戰中消耗對手,用堡壘推進,爭取擴大幾個縣的區域。

不論怎樣,主動的一方都是新西涼軍這邊,而不是對面兵力雄厚,內部卻有些虛弱的南匈奴舊王庭。

結束會議之後,童遠趕緊找到衛覬和裴緝,詢問河東這半年多來的發展情況。

衛覬介紹道:“屯田軍已經進行了兩個月的集中動員和訓練,軍屯、民屯也發展得不錯,新入屯的兩萬三輔難民已經融入到原有的體系之中。”

“去年,河東這邊屯田的五個縣,在夏季收穫了宿麥,在深秋收穫了粟。由於時節較晚,今年統一是春季再開始種植。這與三輔那邊的屯田是一樣的流程。”

童遠點了點頭,故鄉的一年兩熟,每年種植時節比較固定。這裡能夠實行兩年三熟已經很不錯了,每年種植時節都會有所調整,也會影響一年的收成。

他問道:“今年的產量怎麼樣呢?估計比去年的兩熟要低一些吧?”

衛覬眼神中冒出一絲成就感,他說道:“去年由於宿麥種得晚,所以初夏和深秋產量都是七十多萬石。不過今年,剛剛統計完河東屯田的五縣,產量達到一百四十萬石,只比去年兩熟低上一點點。”

童遠也是喜上眉梢,他記得河東實行屯田的五縣基礎比較差,其中北屈縣還是漁獵農牧礦結合的體系,估計實際開墾的粟田面積只有不到四萬畝。

童遠問道:“河東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可有什麼訣竅?”

衛覬說道:“訣竅還談不上,主要是河東鐵器充足,安邑那邊又有不少優質種子和耕牛,新來的兩萬多難民提又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再加上合適的管理體系和激勵制度,最後取得了這個成果。”

童遠問道:“甚好,除了物質上的提高和提升職位,我們還可以推進一些孩童的基礎教育,內容包括識字、技能、品德等。另外一些優秀有特長的人也可以晉升加入軍屯。”

衛覬回道:“諾。其實還有一點,我覺得也是產量提升的原因。”

“那就是屯民們吃飽了肚子,特別是吃了一些石磨加工宿麥後的麵食,大幅提升了身體素質。另外河東各大族也有些許蔬菜、肉食流入市場,最終也到了屯民的餐桌之上。”

童遠大奇,細問其中的原因。

衛覬分析道:“屯民相對富裕,他們在我方促成春夏兩季向張濟、張燕、韓暹等部出售糧食賺了些錢,結果又促進了鐵器、畜牧、蔬菜、炭石等行業的發展。”

童遠認為這個趨勢將使他的體系整體提高。糧、鹽、鐵、馬、炭,這五樣河東等地已經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可要充分發掘它們的優勢呢。

另外,他也絕不能滿足於此。他許下的每戶一旬一隻雞的諾言可還差得遠,即使實現了,也比那個人差上三天。真是有些難度啊。

他又詢問了太原南部的界休、中都、京陵四個縣的情況。

衛覬介紹,那裡從匈奴人手中解脫也有一年半的時間了,目前在孫資、賈逵等人恢復得不錯。

四縣之中的界休縣安排了較多的軍屯,也是無畏軍重要駐地之一。因為地形和定位的原因,界休每年產量只有十萬石左右,卻完全可以供給當地和市場中的肉魚等需求。

北邊的另外三縣都是恢復原有的經濟情況,所以是士族、豪強莊園經濟為主。這些地方可以自給自足,並儲備一些糧食用於應對突發情況。

至於再往北,中立地區的祁縣,已經成為多方勢力的貿易中轉站。這一年來,黑山軍到這裡賣了不少炭石和馬匹,從我們手中購買了不少糧食。

另外北邊的郭家、烏桓等勢力也經常來這裡開展貿易往來。可以說,主公對祁縣的定位非常適合,那裡低成本的管理,完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原郡這種保持原樣的模式,經濟上能自給自足,政治上迎合了當地計程車族、豪強。但是有一定隱患,並且不能供給充足的物資支援新西涼軍向北發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