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可以動手了。
黃於的第十三旅、楊奉的第十二旅,以及呼廚泉、劉豹的歸附匈奴軍還都沒投入戰鬥呢。
如果從更遠的角度來看,徐榮的大陣就像一個魚鱗陣突出的部分。這個突出部吸引了多達五萬人的圍攻,不僅屹立不倒,而且將敵人的側翼暴露出來。
而這個側翼,就交給堂堂正正的伏兵攻擊,保證能夠一擊到位。
不過,屯田軍之中的大部分,這一年沒有投入較大的戰鬥。他們在五萬騎兵的恐怖聲勢下,愈發膽戰心驚。
其實,看交換比的話,屯田軍的重步兵方陣能夠打出三比一的戰果。
可是,這些步兵面前是聲勢浩大的騎兵群,戰鬥中會感覺對方數量接近無窮。
再加上,他們時不時戰死數人,遮天的揚塵覆蓋了前排視野,讓部分士卒心理狀態逐步趨向恐慌。
徐榮看到了情況,現在左右兩翼應該已經展開伏擊,勝利不會太過久遠。可是大陣正面要是扛不住得話,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徐榮觀察了一下戰場情況,認為大陣已經到了承載的極限,需要投入預備隊了。
徐晃和勇蠻營就在不遠處作為預備隊,得到命令之後,他們撒開腳步直接順著大陣的通道,向正面的敵人殺去。
大陣東南北三個方向都有敵人的進攻,由於以南北兩翼壓力較大。
徐晃他們沒有補充到這兩邊,反而去攻擊距離相對較遠,攻勢已衰的正面右賢王、右谷蠡王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