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戰而定(1 / 2)

左於陸王的中路,是整個戰役的焦點。

於毒率領著精於山地作戰的五千精銳屯田軍,早就乘船到稍微靠北邊的孟門山。

看到進攻的烽火之後,他們一舉殺出,與倉促進山的兩千匈奴兵打成一團。

於毒作為精通山地戰的好手,他知道山地戰比平原作戰多很多花樣。其中最為有趣的,就是可以用經過訓練的山地步兵,透過看似不可通行的區域,完成側擊。

假如他的五千兵馬,被兩千匈奴兵擋在這裡。那可能要花上半個時辰,才能擊潰、重創對手。而這個時間,早就讓左於陸王這條大魚跑掉了。

於毒幾十年來都在山裡鑽,深諳此道。他果斷帶領三千精銳,看準這兩千人和後面左於陸王中路的空隙,展開穿插。

山路崎嶇,而且會遭到少量敵軍箭矢的干擾。但穿插作戰最忌諱畏手畏腳,於毒仗著一身扎甲,以及自身藝高人膽大,親自走在隊伍外圍,掩護部隊翻山。

士卒們看到主帥威風凜凜,身先士卒,無人不熱心沸騰。所有人都鼓起勇氣,朝著敵人縫隙衝了過去。

進山的兩千匈奴兵,眼看著於毒他們格擋住稀疏的箭矢,從百步外的陡坡爬了過去。

這一過去,就直接將進山的匈奴兵和道路上的,徹底隔斷。

被包圍的匈奴兵本就處於下鋒,突然間前後遭遇圍攻的他們又付出了幾百人的性命。剩下的抵擋不住,隔得遠點的,自己爬山逃跑了;距離近的,不繳械投降,就意味著灰飛煙滅。

穿插過去的三千兵馬,不僅要進攻山中的匈奴兵,他們還與左於陸王部接觸交手,一時間打得非常焦灼。

左於陸王雖然久疏戰陣,但也看得出來於毒部的穿插意味著什麼。他命令侄子等人守護好輜重的同時,帶領著親衛殺向於毒,試圖圍殲這些翻山過來的敵人。

就在此時,道路南側那陡峭的山嶺上也出現了幾百兵馬,其中領頭的正是卸嶺部校尉申隆。

申隆和五百精通卸嶺倒斗的兵馬,使用蜈蚣掛山梯直接從不可通行的區域,“空降“了下來。

幾十個離得近一點的匈奴兵試圖射箭阻止,可是山嶺上早有弓箭手待命,他們幾輪箭雨壓得底下的匈奴兵抬不起頭來。

左於陸王的侄子大怒,命令留守輜重的兵力全部上馬,頂著箭矢朝爬梯子下來的卸嶺部衝殺。

申隆等人地形不利,手中也多是方便攜帶的短兵,對抗騎兵非常不利。

山嶺上的張既見到,當機立斷。命令山上留下的弓箭手全力放箭。而沒有弓箭的侍衛,全都攀爬蜈蚣掛山梯,下去支援。

他站在山嶺突出的地方,扯起嗓子指揮呼喊。由於他極具威望,動作又非常高調,讓所有見到的將士為之激勵,奮勇拼殺。

一些山下的匈奴兵距離他不過百步,雖然仰射有些勉強,但依然有力大計程車卒可以射得到。

他們朝著張既瞄準射去,個別箭矢果然命中張既,贏得匈奴兵的一陣歡呼。

新西涼軍一時驚駭,他們抬頭望去,只見張既身上紮了數箭,卻毫不受影響,依然在指揮呼喊。

新西涼軍反報以震天的歡呼,而匈奴兵為之奪氣,不由得驚駭,這人是怎麼回事。不管如何,一些力大的匈奴兵朝著張既射了一輪又一輪的箭矢。

後來有人畫下了這幅場面。張既被射成了刺蝟,卻猶如天神下凡,一直在那呼喊,鼓舞將士們廝殺。

原來,張既身穿一套精緻的魚鱗甲,內部還有一件厚裘衣,大衣之下還有一層貼身皮甲。山下射來的箭矢,飛行了這段距離,只能射穿飛鳥,根本傷不到張既。

可是經過張既吸引敵人火力,又調遣鼓舞將士搏殺,一時間申隆部轉危為安,徹底站住了腳。

恰在此時,進山的匈奴兵被剿滅,留在後面的一千多山地步兵也殺到溝谷中,圍攻左於陸王。

左於陸王憑藉著幾百整天肉食的強力壯漢,暫時頂住了於毒部的攻擊。不過戰事焦灼,一些匈奴兵不堪久戰,漸漸腳底抹油了。

於毒看到有數百騎兵已經潰逃,知道此戰大勢已定。可是他知道,擊潰和殲滅雖然都是勝利,但有很大差別。照這個態勢發展,最後肯定是個擊潰戰,而非殲滅。

後方的障礙是一千工程部的將士們的傑作。他們佔據有利地形,能夠拖住對方斷後的兵馬,放緩對方修復道路的速度。

可是,如果敵人一心突圍呢?那後面的人恐怕是要全軍覆沒了。

不行,戰場瞬息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