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挺近高奴城(1 / 2)

這一戰新西涼軍的傷亡主要集中在申隆從山嶺突襲和於毒猛穿插方面,他們為了包圍殲滅匈奴人付出了很大的犧牲。

匈奴人有三千人在戰場上被擊殺,剩下一千多人則是逃跑途中拒不投降被殺,又有八千多被俘。這個數量的損失對於人口有限的匈奴人來說,已經徹底傷筋動骨。

僥倖的是,匈奴合後的四千兵馬廢了很大力量,填了些坑,不惜馬匹損傷,風一般的逃走了。

這些人暫時退回高奴城,成為了敵人負隅頑抗的倚靠。

其餘潰兵大多損失了戰馬,只能往山裡面逃,最後不被活捉,估計也會飢寒交迫。就交給全無種羌自由追捕安排。

張既統帥大軍甄別看押俘虜,很容易就甄別出左於陸王和他的侄子,這兩個重要俘虜肯定要好生看管,等到戰役結束再行論處。

當然,要看押眾多俘虜,並且有一定損傷的新西涼軍東翼,暫時處於休整狀態。但他們已經開啟了收復上郡的大門。

左於陸王大敗的訊息很快傳回高奴城,右於陸王驚慌,沒能看管住潰兵的口舌。很快,盤踞在這裡的各族頭目,都聽說了左於陸王大敗、對方用兵如神的訊息。

被緊急召集過來的各族頭目,本就是騎牆的好手,這回乾脆捨棄匈奴,各回各家了。

甚至一些羌族部落,看到全無種羌得了好處,趕忙派出使者,邀請漢軍北伐,保證協同出兵,做大漢的開路先鋒。

張錄、蘇則、薛夏等人早已等候多時。他們盡起集合在祋祤的一萬五千屯田軍和兩萬民屯民,沿著經過修繕的秦直道、漢直道,高速推進。

當他們到達橋山黃帝陵和洛水之畔時,建立了一個小型補給基地。這裡也是哨所和休整道路的盡頭,再往北就是敵境。

不過,由於東線大勝,殘餘匈奴軍已經喪膽,大多龜縮到高奴城附近,所以這一路沒有遇到成建制的敵軍抵抗。

反而所到之處多是小股羌人部落熱情迎接,以及漢人奴隸脫離束縛,投奔而來。

遇到道路坎坷,溪水攔路,工程部隊就給這些人展現奇蹟是如何誕生的。

一些不為漢土所知曉的居民點,一方面記載於竹簡、絹圖之上,另一方面安排少量兵馬,與他們展開歡慶聯誼。

張錄之前又透過四海商幫的渠道,積累了不少珍貴的鹽巴、陶瓷、工具等商品,很快就和這些居民點建立了密切的往來。

就這樣,十天下來,張錄等人又順利推進了兩百多路里,逼近了匈奴兵盤踞的高奴城附近。

匈奴右於陸王手下聚集了七千匈奴兵,五千雜胡兵,還有奴隸、附庸武裝千人。

他總兵力少許張錄方面不說,而且各方勢力早就不滿意匈奴人欺壓別的部落,私底下為了補給和空間幾乎火併。

早在左於陸王覆滅的時候,他就安排少許精銳護送部族、牲畜向北邊轉移。現在,即使是匈奴兵也思鄉心切,一心想著早點北上,與家人團聚。

如果僅是內部矛盾,右於陸王暫時還能靠著得力手下威壓下去。可是,即將到來的張錄等人,積極發動投靠他們的部落,用各種方式宣傳新西涼軍的寬宏。

許多中小部族早就融入大漢經濟圈,時間一長他們也逐步漢化,早就放棄了與中原作對的念頭。一些較大部落也士氣動搖,漸漸有人私自開溜,不再為匈奴人效力。

在發生了數次小規模反叛,超過五百人出城投降之後,右於陸王除了嫡系匈奴兵以外,不敢讓其他部族出城偵查,相反還要派人監視他們。

兩三日後,張既、於毒和全無種羌完成休整,也帶著一萬五千兵馬到達高奴城。

張錄、張既兩部會師以後,召開一次軍事會議,討論接下來的安排、對策。

張錄說道:“他率領的這一路兵馬,五百里挺近,非常順利。不僅沒有什麼戰損減員,相反還吸納了三萬人口,三四千各族武裝。”

張既說道:“這是渭陽君和主公的志向與仁政的結果,即使是胡人也被吸引和感化,此可謂不世之功啊。”

薛夏說道:“在下二十幾年的見聞,一直告訴我邊疆日漸凋敝,官吏豪強橫行作惡,漢人羌人反覆叛亂,以為這天下將傾。真是沒想到有主公在,竟然真的扭轉了大勢。”

張既說道:“現在其實只算是走好了第一步,如何安置各族,怎樣發展上郡,都是蠻有挑戰的事情。不過,目前最緊要的還暫時是軍事方面。”

張錄說道:“我軍逼近高奴城已有五日,從各方情報來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