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原溫恢(1 / 2)

屯民運動搞起了窯洞建設以後,又發明了土炕。

這個時代暫時沒有床,人們大多睡榻。但是,在很南方的溼潤地區和更北方的寒冷區域,榻就有限侷限性了。

地面過於溼潤,或者十分寒冷,都不利於人體休息恢復。這個時候,最好與地面隔開一段距離,或避免潮溼或可以加熱取暖。

最開始,從河東、太原來的屯民很不適應,在屋內按照之前的辦法,設定煤爐,安排管道,保障取暖和通風。

可是躺在角落的人太慘,總是被恐怖的晝夜溫差凍醒。有人就乾脆學著行軍入山時,在碳爐上打了個吊床。

見到這個場景,有些新西涼軍老兵聯想到了床架在碳爐之上。

隨著童遠逐步挖掘陰山河套、河西走廊的貿易。河東、馮翊已經流通一種傳自西域胡人的傢俱,這就是胡床。

他在隊裡提出這個主意,大夥在鼓勵討論,發動機積極性的背景下,很快將這個想法嘗試。

可惜材料是個大問題。

由於胡床一般是木質,現在幷州北部控制樹木砍伐,明顯不能用木頭來造。而且木頭容易起火,肯定也不能直接架在爐子上加熱。

幸虧屯裡有人知道情況,用黃土和石頭砌成大床,上面鋪席,下有孔道與煙囪和鍋灶相通,不會中毒。

炕燒熱後不冷,只是一晚需加幾次材。改燒煤後,只需改變一下內灶就行,並且不用起來加煤。省工省力,還不用擔心燃著的木材掉出來引起火災。

這次發動基層除了搞出了煤礦和土炕,還發現了些許鐵礦和花崗岩。

冶鐵容易,鐵匠鋪出現了,農具、兵器大量打出,滿足當地農業和手工業的需求外,還能與少數民族交換皮子、羊毛、牛毛,肉類。

由於還沒有火藥,花崗岩開採相對困難些,但仍有不少天然成型便於開採使用的部分。

這些花崗岩是建造城池的好材料。

之前,幷州北部城池不多,堅城更是寥寥無幾,非常不利於抗擊時常騷擾,又非常靈活的遊牧敵人。

童遠讓軍屯武裝平定附近賊寇,讓民屯工程部建設一批小型要塞。平時有屯田軍輪流值守保衛商路,還能擴大實際控制區域,讓民屯更大面積探尋煤和鐵。

其實,僅僅這個程度的警衛根本不足以應對千人以上的搶掠,但近期也不用擔心這件事,因為鮮卑產於步度根採取對大漢友好的政策。

從平城再往北是一處平原、丘陵、山脈交界區域,有不少湖泊、河流與草場,目前處於拓拔鮮卑與西部鮮卑的交界處,目前實權在西部鮮卑手中。

這西部鮮卑與拓拔鮮卑不同,此時勢力較大,各個部落聽從單于步度根的號令。

這西部鮮卑,是鮮卑單于檀石槐死後,幾經波折分成出四部。

這四部中面積最大,但失去統一政權,退回各部落自行發展的是雁門、代郡以西的各部,其中以拓拔鮮卑、禿髮鮮卑等發展得比較好。

而另外三部,由於地理位置原因,被稱作西部鮮卑、中部鮮卑和東部鮮卑。

其中這西部鮮卑,位於雁門、代郡以北,佔據之前單于王庭。其首領步度根比較年輕,稍微親近漢人,但由於內部叛亂頻發,這一部實力不是最強的一支。

中部鮮卑,其首領軻比能本是小種部落出身,然而他極具野心、計謀與實力,又吸納了一些因為袁紹、公孫瓚、張燕爭霸而流離失所的漢人,所以模仿漢朝組建了一套政權。

他又在建安二年,透過割據一方,親近袁紹的閻柔,向朝廷進貢,並在各個諸侯那裡刷了下存在感。

此人目前新進崛起,實力最為突出。

經時常在邊境貿易的豪強、大商介紹,其部已近十萬眾,又有精兵數千,很可能效仿已故的檀石槐,要一統鮮卑。

東部鮮卑分佈在右北平、遼西遼東以北,原來檀石槐手下的幾個部落,現在主要有素利、闕機、彌加、莫護跋等統領的部落。

童遠無暇顧及中部與東部鮮卑,但是西部鮮卑,常年居住在貼近雁門、代郡的區域。要想讓這個地方好好發展,就必須聯絡這個鮮卑單于步度根。

這個任務當然又交給耿清來執行,而且有熟悉情況的郭、王兩家配合,不愁他們沒人做嚮導和翻譯。

郭縕、王柔挑了十名熟悉鮮卑事務,會多種語言的嚮導配合。可是他們對耿清等新西涼軍將士態度冷淡,估計只能幫忙做一些基本事務,重要的內容很難委任。

童遠也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