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大院有三間正房,東西兩排廂房分別為廚房、庫房、傭人房、碾坊、草房;南面有牛圈、羊圈、車篷、茅房;東南角有門樓,兩扇院門各三尺寬。
這是一戶大戶人家,應該是地主,逃走時好像都上了鎖,後來被人撬開,門鎖釦有敲斷的痕跡,可能是後來有人偷東西所致。
院子有兩顆石榴樹,樹枝上掛滿了石榴,看來最近沒人進院;院外不遠處有一口水井,旁邊有兩個大飲馬石槽。
井上有軲轆,還有井繩,井洞側壁還掛著一個打水的陶罐,看來村裡人還打算回來用。
諸葛亮匯合四海商幫與遊俠檢視整個村子。
這是一個環型山峪,坐北朝南,村南不遠處有一條河流。
這條河叫甘水,因為水質清澈、甘甜而聞名,此時但凡叫水的河流都是大河,甘水與東面的伊水被山脈相隔,甘水比伊水規模小得多,只是洛水的一條支流。
這裡是甘水下游,水寬三十多丈,水深一丈有餘,兩岸是數里寬淤積平原,田成方、樹成行、渠網密佈,天然的魚米之鄉。
可惜因為此地水路方便,經常被水賊光顧,百姓無法謀生,丟下美好家園逃到大山裡面去了。
只有少數大膽的人,跑回來耕種,也是打游擊一樣。甘水兩岸只有少數收割完的麥地,和如遭龍捲風襲擊過的未成熟的稻田
此時,鮑出帶領幾隻小船靠岸,諸葛亮正要派人過去接應,忽然幾聲鑼響:“水賊來了,快跑啊!”
不一會,靠近山下有幾十戶人家趕著牛羊向山上逃跑,黃月英、唐姬趕上去解釋半天,鄉民才相信,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有文化的女水賊。
但聽說他們是官方巡城監的人,他們持懷疑態度,他們說官方從來不管水賊和土匪劫獵的事,之前更是忙著打仗徵兵不管百姓死活。
當他們聽說從甘水上來的人是四海商幫的人才略為放心,鮑出十幾個人扛著糧食進村後,他們主動上前答話,因為水賊不會帶糧食來。
“鮑英雄!”一個漢子看見鮑出高興地喊道,這個在水賊、野豬面前從不屈服的大漢抱住鮑出嚎啕大哭起來。
原來兩年前他們村讓水賊包圍,幾十名婦女兒童被抓,水賊把他們順流運到洛陽換糧,被鮑出帶領遊俠救出。
這個漢子便是緊追水賊向四海商幫求救的那個青年,他抹著眼淚向大家講述了幾年來的遭遇:
這個村叫李家莊,王莽之亂時,祖先流落此地,壘壩淤地娶妻生子,繁衍至今已有十代。
全村兩千人耕種著萬畝水田和萬畝坡地,飼養牛羊、雞鴨、豬狗,耕田、放牧、捕魚、打獵、釀酒,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與鄰近高家莊、劉家莊是親家關係。
三個村莊自古互為依靠,農閒時青壯練武健體,聯防水賊、土匪,沒有人敢對三個村莊有非分之想,就連十幾年前天下大亂也沒有波及到這裡。
四年前一隻幾千人的軍隊開進山裡,包圍了劉、高、李三個村莊,說是大漢為了保衛洛陽徵兵,十六歲至三十歲的青壯除了少數逃進山裡的外,多數被抓走。
三個村莊一千多青壯不在了,後來有軍隊在附近駐紮,全部是外地士兵,抓走青壯的軍隊去了哪裡,也不知道。
去年有人捎回口信,說他們在東面嵩山一帶,近年沒發生戰爭,只是在剿匪時死了一百多人,他們不敢逃跑,怕牽連家庭。
三個村裡沒有了青壯保護,水賊、土匪就肆無忌憚地進村劫獵,許多老人被殺死,婦女小孩被抓走,剩下的人只好躲進大山裡。
幸虧高家莊和李家莊捱得比較近,人口更多便於互相支援,才免於賊寇之亂。
可是,今年出現了奇怪現象,不知什麼原因,以前只有偶爾見到的野豬,每到夏收、秋收就會成群結隊來到這裡。還有大量野狗兇狠可怕,見了人畜有組織地襲擊,人們都不敢單獨到田裡幹活。
除了襲擊人,也能造成巨大破壞。
山裡人家一夜窮,野豬一夜間能把大片麥田、稻田破壞掉,他們只吃破壞力不大,在田地裡追逐、撕咬能把所有的麥子、稻子壓倒。
野狗在麥田、稻田追逐吃糧食的飛禽、野兔、豬獾、田鼠,破壞力也很大。
雖然護田人可以射殺一些野豬、野狗,還能收穫肉類,但一旦被發現,很難逃脫野豬、野狗的追殺,為此死傷的人不在少數。
鮑出幾人在村民的帶領下在村裡轉悠起來,村子規劃很整齊,家家戶戶均為四合院,規模不等,村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