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上庸方向的小動作(1 / 2)

劉表得知劉璋投了童遠,立刻察覺危機即將降臨。

他的東邊是打不過的孫策,北邊和西邊都變成了強大的童遠。

至於南方的交州,他不是不想染指,而是長沙郡剛剛經歷張羨、桓階反叛,控制荊南四郡,遏制叛變阻擋孫策已經是極限,無法再向更遠進攻了。

幸好天子暗中扶持他發展,荊州本地最主要的蔡家、蒯家,也都對新西涼軍有所敵意。

正巧,上庸郡本地豪強申耽、申儀不願意服從童遠屯田的安排,暗中勾結過來。

劉表就專抓住機會,派兵沿漢水北上,扶持申家勢力發展。

劉璋投降了童遠的訊息不知從什麼途徑傳到了荊州,起初劉表一點都不信,後來他派人探查發現不僅屬實,連張松等人都被斬首了。

這是天大的案件,核實是益州別駕張松勾結賊人造謠,想要挑起益州和西涼新軍的戰爭。

劉表心知肚明,這個賊人不就是指他嗎?

他當然知道童遠得了益州實力增加多少,不由得急在地上團團轉。知道事情鬧大了,真打起來,他在背後有孫策的情況下,對付劉璋他都沒可能,別說西涼新軍那個龐然大物了。

童遠連曹操都發憷的人,想滅他是輕而易舉的,悔不該聽信朝中楊彪等人不斷挑釁童遠,這是找死的節奏。

十日後,他又得知劉璋竟然公開宣佈,張松的背後涉及楊彪以及其他一些奸臣。

完蛋了,這下估計連他和楊彪以及洛陽方面的關係彪得也暴露了。

可想而知,那邊聽到這個訊息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是給朝廷抹黑,這樣的朝廷還有什麼威信。

他不相信楊彪乃至天子會承認這件事,所以被黑鍋的還是他劉表啊!

劉璋為什麼把楊彪是幕後的主使公佈於眾,還有楊彪的親筆信,沒有童遠首肯劉璋絕不敢這麼做,童遠完全可能拿這個理由聯合曹劉協讓步乃至退位,如果把劉協逼急了,一定拿楊彪做替罪羊,楊彪則一定拿自己做替罪羊,失去朝中支援那就真的無頭可走了。

劉表想找救兵,可週圍誰肯救他,張繡、孫策、劉璋?這些人恨不得一夜間瓜分荊州,南越從不參與中原的事,他越想越害怕,急忙給楊彪寫信,信使還沒有出門,楊彪的信使就到了。

劉表小心翼翼地開啟錦囊上的封泥,雙手像捧著十世單傳的男嬰,顫顫抖抖的開啟絲綢,閉上雙眼,希望睜眼後看到楊彪解決挑唆事件的秘法。

睜眼後看到楊彪字字句句均為罵他愚蠢,辦事不力,豬一樣的隊友!末尾寫了一句話:繼續在上庸挑事,越大越好,好引道曹操西進,背刺童遠。

這就完了,還不是自己當炮灰?

看來楊彪已經江郎才盡了。劉表知道找外援是不可能的,現在誰會沒事找事,都會躲得他遠遠的。

他召集幕僚、武將,還有蔡家、蒯家話事人,中等以上士族,把這一事件的起因和這半年多在楊彪支援下對荊州和西涼新軍挑釁、煽動荊州和童遠大戰不成。

但為了安撫眾人,則撒謊道沒有人證、物證落在對方手中,如果童遠、劉璋公佈,那都是假的。

還把今天楊彪的來信讓大家傳看,看後發表意見,尋求處理事件的方法。

起初大家交頭接耳,悄悄商量,劉表也不干涉,乾脆迴避一個時辰,期待會冒出幾個好方法。

荊州是個特殊的群體,劉表是個空降州牧,自己沒有經濟做後盾,他可掌控的軍隊還是從各士族裡抽調出來的。

蔡家、蒯家是本地大族,掌控這不小的軍隊和經濟,其他中小士族實力也不可低估,他們各自有著小圈子,始終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時間到了,劉表讓大家提出方案,有如下幾種:假裝攻城,多用船隻、旌旗,虛張聲勢,只打雷不下雨;派人找劉協求救;割地賠款,就是把與益州交界的山區賠給對方一部分;劉表離開荊州去洛陽就職。

爭吵半天,最後少數服從多數,決定採取第一種方案:假裝攻城,多用船隻、旌旗,虛張聲勢,只打雷不下雨,等待曹操背刺。情況惡化時另想它法,言未之意是各奔東西自找出路,聯盟解體。

幾天後,一隻強大的船隊由襄陽出發,從漢水逆流而上,向西北的上庸進發,半月前上庸豪強申耽、申儀哥倆不滿童遠的屯田四處尋找外援,找到了荊州蔡家、蒯家助拳。

這兩家本來就對西涼新軍吞併益州不滿,益州弱於荊州,荊州早就把益州看成他們嘴邊上的肉,一直對荊州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