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是西域和陰山一帶最先出現,有人說就是十年前幷州那一帶開始出現。但不論哪種,都是新西涼軍最先大規模使用。
這是郭嘉的情報網與太行山那邊,雙重核實過的資訊。
雖然慢了一些,但他很快將征服烏桓,讓自己的鐵騎也大面積配備此物。
到時看看誰的騎兵更強。
“報!袁譚派遣李孚來訪。”
“又是他~”
曹操很欣賞河北這塊土地,此地除了地大物博以外,還有層出不窮的人才。
先前一波的崔琰等人已經收為己用,現在李孚等年輕人又頂上了位置。
可嘆袁本初不擅用人,如此大好局面徹底葬送。
“李孚拜見曹司空。今日雙方已經達成共識,還請千萬不要輕啟戰端。”
曹操回道:“吾聽聞,袁青州正率軍北上,不知意欲何為啊?”
李孚早有準備,毫不慌亂地說道:“刺史聽聞烏桓蹋頓作亂,正起兵平定之。今曹司空至此,我部願提供糧草十萬石,民夫3000協助。”
曹操心中讚歎,這還真是他最需要的。
“這些我軍當然收下,只是袁刺史大軍北上,兵馬也不能全都原路返回吧?不如分出數千,跟隨我軍平賊。”
曹操這是逼袁譚做出選擇,要麼割肉放棄爭霸,要麼現在就灰飛煙滅。
不太妙啊……
李孚感到無盡的壓力,曹操這是讓袁譚現在就放棄爭霸的念頭,可是他的主公不可能現在就放棄啊。
沒辦法了,只能鋌而走險。
“回司空,增調糧草民夫都可以再商議,可是兵馬之事沒有天子首肯,萬萬不能輕動啊!”
這段話,實際上給出多出糧草民夫的妥協,也表現出天子站在他們這邊的底氣。
曹操當然聽出李孚的意思,敢這麼講條件,膽子確實夠大的。
可是,根據洛陽的鐘繇等人傳來訊息,朝廷已經安排使者安撫袁譚,並且“大噴子”孔融已經在散步不利於他這邊的言論。
確實不能太過分,尤其是沒有直接藉口的情況下。
“那就請李孚先生具體商議給我軍提供哪些支援。我安排滿寵商議具體事宜,不過只有一個時辰的時間。”
李孚見曹操這麼說,知道這一次打不起來了,也答應下來。
會談前,負責這次商議的滿寵,來到曹操身邊,分析道:“主公,袁譚大軍北進有太多疑點了。”
“這是當然,我已知那高幹有降而復叛的跡象。袁譚此時北上,定然有一致行動。更可怕的是,他們可能匯合蹋頓作亂。”
“匯合蹋頓!”
由於司馬懿是奸細的原因,即使核心如滿寵也不知道更高層面的情報,所以對這個分析並無準備。
曹操感嘆道:“是啊,其實可以放他們兩個人自己去蹋頓,可是兵馬錢糧必須留下。這樣,我軍就有藉口吞併他們兩部地盤,也能利用物資迅速北進。”
滿寵問道:“與李孚的商議?”
“爭取儘可能多的糧草物資民夫,剩下的由奉孝支援還在渤海的國淵即可。”
半個時辰後,李孚和滿寵商定,立刻支援十五萬石糧草3000民夫和500拉車的牲畜。日後穩定幽州,全部償還。
袁譚聽聞之後覺得損失較大,但遠遠好過立刻被曹操進攻,於是直接將軍糧、民夫、牲畜讓出。
可是,生拉硬湊的兵馬不知從哪裡得到訊息,說是袁譚將他們的糧食物資都送給別人啦。
這些糧食物資可都是袁譚從各地強徵而來,百姓和拉來的兵馬早已不滿,如今自己用不上,更是憤恨。
恰巧,國淵出身於渤海郡以南的樂安國,又曾跟隨管承等去遼東避難,在渤海兩邊很有些人脈。
兩年前,師傅鄭玄被袁紹、袁譚的行為導致病逝以後,國淵就積極奔走反袁擁曹。這段時間,他藏於渤海友人家中,盡失民心的袁譚根本抓不到他。
現在,這些不利於袁譚的流言,正是他和郭嘉統領的人手推動所致。
關鍵時刻出手,效果就是不一樣。
很快,袁譚軍中出現不少逃兵。
各地鄉村紛紛反對袁譚,要求其停止征戰和嚴格賦稅。只有王修、管統所在的少部分割槽域,才發現了這些細作,可是因為兵力抽調於城防或者到袁譚身邊,細作一個也沒抓住。
袁譚暴怒如雷,捉住近百名逃兵,全部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