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再用支援自己的元老派系。
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本地士族豪強的反彈這麼大,與他們對抗,有力氣使不出來。
他對於三弟的死很內疚,對於自己以前對士族豪強簡單粗暴的做法進行深刻反思,錯在自己,不能歸罪他人,他眼裡沒流淚,心裡在流血。
他要改變過去獨斷專行的做法,他明白自己手下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只有寥寥數人,除了周瑜文武雙全,文士只有張昭、張紘具有從政的能力。至於其他年輕才俊,他
其他文士均為外來世族,能力不高,他們只是自己對付本地世族豪強的工具,只有利用本地世族豪強,才能鞏固後方,悔之晚矣!
擅於統兵者有周瑜、程普、蔣欽、周泰、太史慈、黃蓋、韓當、朱治、呂範、陳武、凌操等一批人才。
後面還要重視更多計程車族,至少不能把多數推到反對自己的那一邊。
很明顯這次壽春是打不下來了,能夠及時安全回到東吳平息內亂就不錯了,二弟孫權的東路軍還不知情,必須及時通知他。
冷靜下來的孫策就像變了個人,不再獨斷專行,而是廣開言路,讓大家發表看法。
黃蓋提出江東危險,建議及時撤軍儘快回到江東平息內亂,穩定根基,再圖進取。
其他武將紛紛附和,張紘提出盡力保證糧道暢通,保證軍心穩固為上。
最後輪到魯肅發言。
“盲目撤軍會進入曹仁和李術的包圍圈,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但是可以聰明地撤退,抓住機會還能大破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