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錦衣衛指揮,掌印辦事,這顯然是不夠的。再下一步該是如何,自然也是所有人的關注重點。
對於張佳木本人來說,目前的地位對他來說卻是正合適的。袁彬和哈銘對皇帝的情誼可是比他深的多了,也就是封了指揮僉事,他才十七,就算和皇家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再又立下大功,但如果現在就封到武臣一品,加侯加伯,反而有點讓人忌憚。
想來想去,還是退守再待時更好。
在封賞下來之前,他已經進宮幾次,極力推辭厚賞。朱祁鎮勉從其意,君臣兩人已經把他的封賞定了下來。
官加都督同知,階為榮祿大夫,勳位柱國,賜城外莊園一座,由張佳木自己挑選,城內則賜甲弟一所,面子,裡子,都很到位。
詔旨下時,山呼萬歲,沉靜如張佳木,亦是有一種心滿意足之感了!
第144章 文武之爭
大明天順元年正月二十二日。
官拜都督同知。從一品武官,官階光祿大夫,勳位柱國,已經是國朝武官重臣。這會兒還不是後來,武官的地位雖在下降,也還沒有到都督一品的武官要到兵部正堂叩拜接印的地步,就算是你堂堂總兵,見了本兵要稱小的,跑著跪下接印,文官老爺還要板起臉訓你幾句,上了任,還要拜巡撫為軍門大人,一樣的轅門束甲,揹著弓箭給巡撫行禮,這也還罷了。一品總兵遇著兵備道,巡按御史,都得給人行禮,保家衛國的高品大將就跟文官的奴才一樣,位份如戚帥和李成梁算是武官到頂了,但寫信給張居正時,一樣要稱門下沐恩。或是門下小的某人……武官當到那種份上,就是沒味道的很了。
現在這會兒,正是文官爭權的關鍵時刻,中官內臣也插一槓子,三方勢力斗的如火如荼,正是熱鬧的當口。
最為關鍵要緊的,就是巡撫的設定。
在永樂和仁宣年間,大明地方的政治體制是三堂並立。何謂三堂?便是布政使司,守備總兵這一文一武,再一個,便是由京城派駐地方的鎮守中官。
文武並濟,文理政,武官鎮守地方,遇到戰事,請示都督府並兵部,由皇帝決定是否出兵,如果是小的騷亂要彈壓,就由總兵官和鎮守中官一起先行做主,事後稟報便是了。
中官之設,就是為了調和文武,壓著地方上不要內鬥。
但太監中有才有德的少,無才無德的多,一到地方,多行騷擾,自己不正,怎麼能正人?所以到了仁宣之末,中官的名聲已經是極臭。迫不得已,開始派文官中的都御史任職巡撫,專理地方軍政。
巡撫原本就是監察官,有監督百官的權力,同時還加兵部侍郎,這樣所有的武職官員也就是巡撫的下屬,總督和巡撫照例稱軍門,武職一品,也只能是巡撫的部屬。
這麼一來,巡撫雖然只是四品文官,職權卻是極高,開始還只是流官,到了正統和景泰年間已經成為常設的地方官,而且制度越來越縝密詳細,眼看就要成為文官壓倒武臣的常設官,並且時間久了,就成祖制,再想改,就是絕無可能了。
由正統再到景泰,再到天順,改元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議撤巡撫之事。
打頭炮的,當然是天不怕地不怕,並且一身橫勁的武清侯石亨。
也不知道石亨請了誰做槍手,一篇文章寫的駢四驪六,漂亮的很。道理說的也是很懇切,把地方上文官壓制武將的情弊說的很真切。
巡撫勢成布政使司的上司,這一點絕無疑問,但武官總兵也成下屬,石亨的奏章裡,則堅不認同,認為不成體制,武官被壓制過當,有失官體,也寒了武官的心。
同時,文官中懂軍事的少,紙上談兵的多,雖然于謙當兵部尚書時,用人很得當,邊境上用的巡撫和總兵都很盡職,也能夠和衷共濟,但文官畢竟不懂軍事,看了幾本兵書就以為自己是姜太公和魏武再世,指手劃腳,石亨的意思,這樣做法,和在軍隊裡派內臣當監軍一樣,都成掣肘之勢,不利軍機。
現在已經有這種苗頭,糧食補給也落在文官手中。武官一切仰人鼻息的話,戰場上千變萬化,何談事權一統?如果遇到一通也不通的文官,偏又喜歡多事指揮,試問,戰場失機之職,究竟有誰來負責?
總之,這一篇文章做的很漂亮。又正是武官勢力猛漲,文官勢力退縮自保的當口,想想看,大學士中有幾個要被流放,甚至是殺頭,于謙等文官中能說上話的重臣要麼退職,要麼被逮捕問罪,武官從龍奪門的很多,正在受寵之中。所以,此奏一上,朝野矚目,看著只是一種地方官制的